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學者專欄
分享

視頻|毛澤東詩詞:當代詩詞改革創新的典范和指南(下集)

2023年05月19日08:5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主講人: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副院長、一級巡視員,教授,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 汪建新

內容提要:

毛澤東詩詞遵循寫詩填詞的藝術規律,又不固步自封,極大拓展了古典詩詞的表現空間

毛澤東誦讀過大量古典詩詞作品,還研讀了各種詩話、詞話,具有深厚的詩詞藝術修養和扎實的詩詞理論功底。他寫的詩體裁廣泛,有四言詩、五言詩、六言詩,七絕、七律,五古、七古,甚至還有民歌體的新詩。但他更擅長於填詞,詞作涉及很多詞牌,詞作比詩作的藝術成就更高。他的繼承是立體式的,他的創新更是全方位的,既有微觀突破,更有宏觀革新。而最根本的在於,毛澤東借用古典詩詞的形式,抒發一個革命家、政治家的情懷,憂患著人民的憂患,歡樂著人民的歡樂,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毛澤東詩詞堅持“兩個結合”創作原則,體現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完美統一

我國傳統詩學理論中,沒有現實主義、浪漫主義這樣的概念,但作為兩種創作手法卻古已有之。1939年5月,毛澤東為魯迅藝術學院周年紀念題詞:“抗日的現實主義,革命的浪漫主義。”1958年在黨的八大二次會議上,毛澤東正式提出了“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原則。毛澤東的這一主張,從創作方法的角度對我國詩詞發展史、詩論發展史進行了科學總結,將我國的詩學理論推進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毛澤東詩詞將中國詩歌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包含著中華民族文藝傳統的民族特色與民族形式。

毛澤東詩詞引經據典,或直接引用,或變通化用,彰顯出活學活用國學經典的嫻熟技藝

引經據典是我國文學創作的一個傳統,也是毛澤東寫詩填詞的重要手法。毛澤東善於用典,旁征博引,史籍箴言、古詩名句、神話傳說信手拈來,或直接引用,或變通化用,不論是沿用原意,還是拓展寓意,或是反出新意,都恰到好處,渾然天成,讓語言表達深沉渾厚,使作品蘊涵回味無窮。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既彰顯出毛澤東活學活用國學經典的深厚底蘊,也洋溢著毛澤東繼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自覺。

毛澤東詩詞面向生活,大量運用群眾語言,明白曉暢、雅俗共賞、廣為傳誦、歷久彌新

毛澤東歷來重視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向現實生活學習語言。毛澤東重視詩詞的語言問題,就本質而言,是在致力於解決“為誰服務”和“如何服務”的根本問題。隻有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了,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熟悉大眾語言,適合大眾需要等一系列問題,才能真正得到有效解決。毛澤東極力倡導詩歌的民族化和大眾化,這一詩學理念具有鮮明的針對性,為古典詩詞推陳出新指明了方向,對於中國詩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毛澤東詩詞多是舊體形式,但集典雅與通俗於一身,自然本色、言淺意豐。這是毛澤東詩詞廣為傳誦的重要原因之一。

(責編:代曉靈、萬鵬)
相關專題
· 汪建新專欄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