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獨家特稿
分享

【理論觀察】

深刻理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大意義和世界影響

任思奇 李后強

2021年12月28日13:3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大意義和世界影響做出了精准概括,“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對當前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的世界形勢進行科學分析所形成的重要理論成果,富有中國特色、充滿時代精神,為破解世界性難題提供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從根本上指導著新時代中國的對外工作。

一、服務民族復興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首要目標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負起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百年來的奮斗,就是在帶領全國人民不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社會條件、物質條件、制度基礎和精神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要在新時代繼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努力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轉化為現實,更需堅持使各方力量形成有效合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其中的關鍵一環。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將有利於民族復興作為制定外交政策決策、規劃外交戰略方案的基本依據和首要目標。

因為肩負偉大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始終最堅定地捍衛民族獨立、維護民族利益,從新中國外交史可見,中國共產黨在外交領域始終堅持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消除障礙、創造有利環境。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堅持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另起爐灶”“打掃干淨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等外交方針和指導原則,通過徹底斬斷與各國的舊外交關系、消除帝國主義在華特權和勢力、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等外交策略,使舊中國的屈辱外交徹底結束﹔新中國的外交堅定地維護民族獨立、國家主權和國家尊嚴,經過不懈的外交努力,在第三世界國家的有力支持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中國共產黨准確把握了世界形勢變化,從容有效地應對了一系列風險考驗,積極主動地與世界各國建立各種伙伴關系,實現與國際社會的良性互動,推動構建更為公平合理的國際秩序﹔中國還堅定支持和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反對和譴責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倡導建設和諧世界。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新中國的外交實踐為中國的建設發展、改革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持,為推進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再次變得復雜、外部風險挑戰仍然十分嚴峻。這要求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應當形成多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布局,也意味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需要在不同領域採取不同的策略方案實現各項的具體目標。但必須堅持的是,在這豐富復雜的外交目標體系當中,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任何其他目標的實現都不能以損害、犧牲中華民族的利益,特別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為前提。

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服務於民族復興,還在於要通過外交方式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條件,著力維護國家總體安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要走好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必須持續拓寬中國開放的大門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採取包括大幅放寬市場准入、積極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主動擴大進口、推動多雙邊和區域開放合作深入發展等一系列舉措。這就要求中國必須在國際環境上下足功夫,努力營造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友善客觀的輿論環境、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以及穩定有序的安全環境。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意味著中國在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的中更具影響力、話語權、感召力、公信力,在反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強權政治時更有實力和底氣,更能扛起歷史的責任、展現時代的擔當。

二、促進人類進步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世界情懷

馬克思主義認為,隻有無產階級才能承擔起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也強調:“共產黨人強調和堅持整個無產階級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從一開始就具有強烈的世界情懷,一百年來,不僅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也致力於增進全人類的共同福祉、謀求全人類的共同利益。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雖蒙劫難,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英勇頑強的奮斗再次站了起來,既改變了世界的格局,也鼓舞了世界其他被壓迫的國家和民族,推動了人類解放事業的進程。

當今世界正處於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特征突出,機遇與風險並存,合作抑或是對抗、沖突抑或是對話、開放抑或是封閉,站在關鍵的十字路口,做出怎樣的選擇將影響到人類文明的進程。中國更多地以文明和文明間對話交流的視角來看待當今世界的交往問題,表明中國共產黨對人類文明繁榮進步作出更多、更大貢獻的堅定決心和責任擔當。

一方面,交流互鑒是文明發展的本質要求,人類文明在交流互鑒中加速進步發展的規律。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個地方創造出來的生產力,特別是發明,在往后的發展中是否會失傳,取決於交往擴展的情況。”即通過文明間的交流互鑒,人類文明的成果實現了“備份”,使人類文明的進程能夠繼續向前而不必重復。同時,由於世界各文明所處的自然、社會環境不同,創造出的文明成果也各不相同,文明間的交流互鑒使他們能夠取長補短,使一個文明能夠利用其他文明的智慧發展自身,保持旺盛的活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提供的強大動力,終將實現人類文明整體的共同進步。

另一方面,人類文明得以實現交流互鑒的重要前提,即必須承認多樣性、平等性,以包容的態度對待不同的文明。多姿多彩是人類文明的天然形態和本來狀態,人類文明不可能也不能隻有一個單調的色彩,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內在屬性”“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姹紫嫣紅的人類文明凝聚著其創造者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具有獨特的價值,應當得到承認與尊重。人類文明可能存在強弱、大小之別,不同的文明創造出的成果各有千秋與不足,但在價值上都是平等的,絕沒有高低優劣之分。認為某些文明比另一些文明更為高等,試圖對其他文明進行改造或取代,“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文明的交流對話可以打破文明的隔閡、文明的互鑒能夠超越文明的沖突。通過文明間的交流互鑒所提供的強大動力,將文明多樣性和差異性轉化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動力與活動力,人類社會方能更好地共生並進。

三、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核心理念

外交工作“是以國家和國家的關系為對象的。”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維護中國的國際利益,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在探索應該通過外交活動構建起什麼樣國際關系的問題。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通過對國際環境和形勢的研判,中國共產黨採取了不同外交方針,力求構建起有利於國家發展的國際關系。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面對冷戰格局下的世界,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特別注重與第三世界國家保持緊密聯系與合作,不斷支持和援助亞非拉地區的解放事業,受到他們的熱烈歡迎,形成了良好國際關系。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國際格局從兩極格局向多極化轉變,面對嚴峻挑戰,中國共產黨在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礎上,以不結盟、不對抗為基本理念,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多種友好伙伴關系,逐步構筑起良好的對外關系框架,形成了與國際社會的良好互動。同時,隨著全方位外交的展開,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逐漸上升,也承擔起應盡的國際責任,在全球治理方面提出的倡導得到廣泛響應。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各國應當同舟共濟,以應對國際形勢的深刻變化,在繼續秉持中國共產黨一貫以來的外交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了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理念。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相互尊重是前提。世界各國均有其自身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以至在今日選擇了不同的社會制度、政治體制,走上了各自的發展道路。這是各國人民自己的選擇,他人對此應當秉持求同存異、和諧包容、推己及人的態度。必須認識到世界各國雖有強弱、大小、貧富之分,但其國際主體地位都應得到平等的尊重,特別是在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方面不容被侵犯,各自國家內政不應被別國干涉。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各國在參與國際事務、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平等權利也應當得到尊重。此外,世界各國悠久燦爛且豐富多樣的文化、各自的社會價值觀也應得到尊重,這也是各國之間建立多邊緊密合作關系的重要基礎。

構建新型國際關系,還應當恪守公平正義的准則。公平正義是人類不同文明都追求的崇高的共同價值之一,但在國際關系上,長久以來都未能真正實現,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國際公平正義的最大障礙。無論是強者欺壓弱者,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局面,還是部分國家的聲音與主張被刻意忽視,都顯然有違公平正義的准則。要樹立正確的國際義利觀,國際上的事情要各國商量著來辦,要順應和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潮流,推動國際關系法治化,使各國的正當利益都能夠得到維護,特別是使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訴求得到傾聽和關切。

構建新型國際關系,關鍵是要實現合作共贏的目標。在傳統國際關系中的許多思想和原則都已經不再符合時代的潮流應當予以摒棄,特別是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叢林法則應該予以拋棄,必須認識到零和博弈並非唯一的選擇。在新型國際關系中,合作共贏是核心,世界各國有可能也有必要持續尋找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和匯合點,使各方的利益實現結合,不斷擴大合作面,增強各領域的協調行動,最終達到雙贏、多贏、共贏的良好局面。當今世界,有許多的全球性問題需要解決,任何一個國家單獨的力量都不足以完成這些任務,人類共同的家園需要各國共同維護。

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鮮明旗幟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指示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命運的中國方案,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一面鮮明旗幟。

從其科學內涵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出了獲得廣泛認同的人類文明前進的方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其要義就是“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隻有如此,人類才能攜手應對全球性風險與挑戰,才能共建地球這個美好家園,緊密連在一起的各個民族的前途命運才是光明的,各個國家人民群眾的生活才能是美好的。這一倡議的提出,逐漸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認可,並多次被寫入聯合國重要決議之中,其原因除指明了人類前進的方向和實現路徑以外,還在於其內容蘊含了人類所追求的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等共同價值。從其思想資源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吸收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諸多理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給出了人類發展和世界前途命運的中國方案,富有來源於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智慧。

《決議》指出,黨的百年奮斗深刻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這既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意義的總結,同時也是對當今時代的描述,更可能是對未來發展的科學預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深入推進,將為中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大外力,也將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優化人類發展的外部環境提供強大推力,更能展示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並向世界宣示中國將持續引領時代的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堅持不懈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人類命運共同體視閾下跨文明交往研究”(批准號:21CKS049)的階段性成果。本文有刪節)

(作者:任思奇,中共四川省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后強,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代曉靈、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