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理論圓桌會】如何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代曉靈

2021年11月24日14:2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集理論之思,匯大家之言。《理論圓桌會》欄目,緊跟理論熱點,關注理論動態。

【本期主題】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中央多次強調要加強黃河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今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對外發布,這一綱領性文件的出台意味著黃河流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本期理論圓桌會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集納專家和媒體觀點,一起學習和理解。

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指出,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古老而偉大的中華文明,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在國家發展大局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從水資源、污染防治、產業、交通、文化、民生等各個方面,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全面系統的部署,搭建起黃河保護治理的“四梁八柱”。

文章指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需要久久為功。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堅決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落實到位,我們就一定能確保“十四五”時期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詳細】

       全面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項重大任務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何立峰撰文指出,“十四五”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形勢催人,任務艱巨。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攻堅克難推進各項任務,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突破。

       一要始終確保黃河安瀾。立足防大汛、抗大災,對汛情暴露出的薄弱環節及時查漏補缺。以干支流流域為單元,提升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預測預報預警能力,完善應急響應體系,增強災害防范意識。加強干流主要水庫群集中調度,持續提升水沙調控體系整體合力。著力補齊中小河流防洪短板,結合河湖“四亂”整治工作開展防洪隱患排查,大力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因地制宜推進堤防建設,全力防范洪澇及次生災害。優化城市發展布局,在新型城鎮化和城市更新建設中重點提升防洪減災、排水防澇等能力,提高基礎設施設防標准,增強大中城市抵御災害能力。

       二要以更大力度推進節約用水。全面落實“四水四定”原則,不斷拓展節水空間,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把農業節水增效和工業節水降耗作為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的重點,削減高耗水作物種植面積,加快灌區現代化節水改造,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嚴把取用水關,嚴控高耗水產能發展,提高工業用水循環化利用水平。有效保障飲水安全,讓人民群眾喝上放心水,推廣普及節水生活方式。創新水權、排污權等交易措施,用好財稅杠杆,發揮價格機制作用,倒逼提升節水效果,提高水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優化流域水資源配置格局,堅決剎住浪費水的歪風。

       三要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成效。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提高生態保護效能。加強冰川和退化草原等封禁保護,實施濕地保護恢復工程,提升水源涵養能力。推進上中游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科學推進種草栽樹,改善局部小氣候。嚴格保護河口三角洲天然濕地,提高生物多樣性,打造良好生態樣板。實施農業面源、工業、城鎮生活和尾礦庫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加快入河排污口排查,大力整治污染物直排、偷排。從嚴開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維護好人民群眾利益。

       四要不斷提升綠色發展水平。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實施“能源流域”再造,調整能源生產結構,發揮光熱氣候優勢,在上游具備條件的沙漠、戈壁、荒漠地區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堅決避免“運動式”減碳,合理控制煤炭開發強度和節奏,加快淘汰落后煤礦煤電產能,發展新型儲能,保障電力供應穩定和經濟社會運行。堅持創新創造優先地位,形成若干帶動轉型發展的區域增長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五要抓好規劃政策落地見效。認真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重要指示精神,確保各項工作見到實效。按期出台重點領域專項規劃,完善“1+N+X”規劃政策體系,並認真組織具體實施。切實發揮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對目標任務一抓到底,強化督促落實,及時協調解決重大問題。【詳細】

       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扛起黃河保護治理的政治責任

        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黨組書記汪安南撰文指出,黃河保護治理關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要加快步伐辦好的大事。作為黃河人,更應深刻領會這其中的千鈞分量,更應深刻認識這其中的政治責任,牢記初心使命,堅決貫徹落實好“十四五”時期黃河保護治理的重大任務,全力推動新階段黃河流域水利高質量發展,全面提升黃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讓黃河保護治理見到新氣象,以落實重大國家戰略的實際成效,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強化底線思維,堅決保障黃河長治久安。黃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協調和下游游蕩性河勢以及“二級懸河”的特殊河情,讓黃河水害隱患如一把懸在頭上的利劍,洪水風險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脅,絲毫不能放鬆警惕。

  堅持節水為重,全方位貫徹“四水四定”。黃河流域最突出的矛盾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必須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利用制度,建立源頭管控、過程監管、考核問責等全鏈條的水資源剛性約束體系。

  緊抓關鍵任務,大力推動生態保護治理。黃河流域最大的問題是生態脆弱,必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准確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守住生態保護這條紅線,維護黃河健康生命。

  積極主動作為,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更加主動作為,提高戰略思維能力,增強一盤棋意識,協調流域九省區,突出黃河保護治理的全局性、整體性、協同性,強化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把防洪保安、水資源節約利用、生態保護治理與產業布局、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有機結合起來,綜合運用工程手段、制度措施和現代科學技術,著力防范水之害、破除水之弊、大興水之利、彰顯水之善,開創大江大河治理新局面。【詳細】

       推動沿黃流域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

        如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金焱認為,“十四五”是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准確把握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辯証關系,推動沿黃流域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

        堅持創新驅動,實現創新發展。沿黃各省區應加大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重大問題研究力度,聚焦水安全、生態環保、植被恢復、水沙調控等領域開展科學實驗和技術攻關。應當從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培養引進高端科技人才、建設創新平台和科普基地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構建具有沿黃特色的生態環境科技創新體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根據各地區資源、要素稟賦和發展基礎做強特色產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高產業鏈創新鏈協同水平,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和資源型產業轉型,建設特色優勢現代產業體系。

        強化區域分工協作,實現協調發展。各省區應緊密結合自身比較優勢和發展階段確定發展戰略,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優化調整區域經濟和生產力布局,促進上中下游各地區合理分工。

        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綠色發展。沿黃各省區應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合理規劃人口、城市和產業發展,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態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

        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實現開放發展。沿黃各省區由於地理位置、發展稟賦和發展水平的差異,造成聯動基礎薄弱,沒有形成以黃河為軸互相牽引的流域產業鏈,內外聯動也相對不足。應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契機,加強黃河綜合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快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並進的黃河流域開放新格局,提升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水平。

        推動共同富裕,實現共享發展。沿黃各省區應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優勢產業,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詳細】

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優化調整區域經濟和生產力布局,促進上中下游各地區合理分工

經濟日報“金觀平”署名文章指出,黃河流域將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利用制度,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暫停水資源超載地區新增取水許可,嚴格限制水資源嚴重短缺地區城市發展規模、高耗水項目建設和大規模種樹。堅決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堅決遏制“造湖大躍進”。同時,推進科學配置全流域水資源,加大農業和工業節水力度,加快形成節水型生活方式等。

文章強調,黃河流域需要結合比較優勢和發展階段,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優化調整區域經濟和生產力布局,促進上中下游各地區合理分工。通過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夯實流域高質量發展基礎﹔通過鞏固糧食和能源安全,突出流域高質量發展特色﹔通過培育經濟重要增長極,增強流域高質量發展動力﹔通過內陸沿海雙向開放,提升流域高質量發展活力,為流域經濟、欠發達地區新舊動能轉換提供路徑,為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文章強調,落實《規劃綱要》目標任務,沿黃各省區將制定本地區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包括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在生態修復、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節水降耗、防洪減災、產業結構調整等領域,創新融資方式,做好用地、環評等前期工作,做到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發揮重大項目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詳細】

沿黃各地高質量發展步伐鏗鏘 奮力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經濟日報刊文表示,當前,黃河流域最大的短板是高質量發展不充分。沿黃各省區產業倚能倚重、低質低效問題突出,以能源化工、原材料、農牧業等為主導的特征明顯,缺乏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集群。另外,受地理條件等制約,沿黃各省區經濟聯系度歷來不高,區域分工協作意識不強,高效協同發展機制尚不完。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員馮奎認為,《規劃綱要》的出台,有利於保障黃河流域的生態和能源安全,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有利於進一步促進北方經濟發展,實現南北協同。黃河流域也是我國碳排放相對比較集中的區域,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更為緊迫,面臨著更加艱巨的轉型升級任務。加快綠色低碳發展,代表著黃河流域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將為地區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當前,沿黃各地高質量發展步伐鏗鏘。寧夏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明確提出集中精力發展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綠色食品、清潔能源、葡萄酒、枸杞、奶產業、肉牛和灘羊、文化旅游9個重點產業。甘肅省開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壯大現代農業、先進制造、航空航天等新興產業集群,打造河西走廊清潔能源基地。山東省堅定推進新舊動能轉換,2020年“四新”經濟增加值佔比達到30.2%,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4萬家,產值佔比達到45.1%。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讓我們奮力唱好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礡力量。【詳細】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學習時報》)

(責編:劉圓圓、秦華)
相關專題
· 專題報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