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獨家特稿
分享

“十四五”時期如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民日報這幾篇新論這樣說

2021年05月11日08:36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把提升國民素質放在突出重要位置”,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的目的為了人,發展的價值指向人,發展的動力來自人。就此,人民日報評論版推出系列文章,和讀者一起探討如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民網理論頻道集納其精彩觀點,以饗讀者。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 張力

展望“十四五”,我們更需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升國民素質、拓展人口質量紅利。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大中小學在校生數從1949年的“倒圖釘形”,到世紀之交的“金字塔形”,再到當前成為“正梯形”及“柱形”,2019—2020年出現重要拐點,寬口徑高教規模超過同年高中階段在校生數,我國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總體水平躍居世界中上行列。未來我國大中小學在校生數還將逐漸出現“雙曲線形”,意味著年輕人受完高中階段教育后有三條路可選:先升學再就業、先就業再升學、邊工作邊學習,這將成為學習型社會的常態。

圍繞未來五年和更長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作出重要部署。宏觀政策主要聚焦在五個層面,即推進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深化教育改革,這為我們在“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提供了行動指南。

其中,特別要重視以下方面:一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二是教育發展量化目標穩中求進,2021—2025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從85.2%增至90%以上,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從91.2%提高到超過9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54.4%提高到60%﹔三是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四是“教育提質擴容工程”涉及各級各類教育,補短板、強弱項、兜底線、促公平的項目將主要向中西部地區傾斜﹔五是錨定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的目標,全國9億左右勞動年齡人口,202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將達到11.3年。這些要點集中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的思想,充分顯示了面向現代化深度開發人力資源的意向,充分展示了通過教育拓展人口質量紅利從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能力。【詳細】

讓健身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雪莉

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曾親筆題寫“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以此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對身體和精神健康都有許多益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可以更高質量地享受美好生活。體育在健全人格、鍛煉意志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馬約翰教授在《體育的遷移價值》一文中指出,運動中形成的良好品質可以遷移到人的意志品格,體育運動的教育價值,不隻限於運動場上,且能影響整個社會。的確,在運動中,人們既能感受到勝利的榮耀和突破的成就,也能通過養成運動習慣的過程,進行心理人格和意志品質的塑造。

除此之外,體育還有助於人的社會化發展。體育強調規則,尤其強調遵守共同的規則。規則意識和守規能力,是現代社會有序文明發展的基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尤其是經常參加體育比賽的人,對於人與團隊、人與他人之間關系的理解會更為全面系統,更善於辯証處理競爭與合作等難題。

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建設體育強國是“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保障學校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時間,全面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指示要求,充分反映了體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價值。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還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推動健康關口前移,深化體教融合、體衛融合、體旅融合”。這是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舉措,可以使體育同教育、衛生、旅游等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與人群覆蓋面的領域融合發展,實現學習中鍛煉、預防中強體、旅游中健身,促進體育生活化,推動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體育走進生活,讓體育鍛煉人人可為、人人愛為,既是體育強國建設的目標,也是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詳細】

從國家戰略高度應對人口老齡化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 趙 忠

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由2009年的12.5%增加到了2019年的18.1%,人口老齡化程度繼續加深。“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從國家戰略高度應對人口老齡化,意義重大而深遠。

人口是主要的生產要素,是社會財富最主要的創造者﹔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人也是經濟社會中的主要消費者,促進與人口結構相適應的產業、技術、產品和服務發展,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具體體現。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建立人口、社會、經濟政策相互銜接協同的政策體系,以達到保持適度人口規模、優化人口年齡結構、提高人口素質、充分利用人口資源、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目標。

人口結構是慢變量,其趨勢不會很快改變,人口老齡化是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的基本國情。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青壯年人口佔比將逐步減少,老年人口佔比將逐步增加,這是制定社會經濟政策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斷上升,老年群體在消費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這也會為“銀發經濟”帶來巨大潛力。應對人口老齡化,要未雨綢繆,圍繞老年人這個關鍵群體,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積極開發與我國人口結構變動相適應的產業、產品和服務,滿足老年人消費和養老的需求。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還需要充分開發老齡人力資源。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了77.3歲,這是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的客觀條件。開發老齡人力資源,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推行彈性退休制度,通過養老保險等制度設計,激勵老齡人口延遲退休,增加老年人口的勞動供給數量﹔另一方面,倡導終身學習理念、建立終身學習制度,提升勞動力供給的質量,以更好地應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變革。【詳細】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傅 衛

健康的體魄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是提升人力資本水平的前提

強化“三醫聯動”和系統集成改革,既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健康服務,也提高廣大醫務工作者的獲得感、滿意度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明確了2035年建成健康中國的遠景目標。“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進一步細化了“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任務。健康中國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於抓好落實,以全方位全生命期的健康體系守護人民群眾健康。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當前,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高品質健康需求持續增長,健康已經成為幸福生活的重要標志。健康的體魄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是提升人力資本水平的前提。“十四五”時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就要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務。

以加快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為首要任務,筑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衛生健康成為關乎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公共安全問題。“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織牢國家公共衛生防護網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包括改革和強化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完善傳染病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系統、創新公共衛生社會動員與參與機制等方面,為筑牢公共衛生安全防線提供了制度保障。【詳細】

(責編:萬鵬、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