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遲福林

2017年12月21日15:0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 要]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后的重大戰略任務。從我國實際經濟生活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以創新為戰略支撐,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和構建開放型經濟為動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后的重大戰略任務。

從我國實際經濟生活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目標,以創新為戰略支撐,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和構建開放型經濟為動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僅決定中國中長期的經濟發展,而且將對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治理格局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

一、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突出階段性特點,是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從發展階段看,我國已經進入L型的中高速增長階段,各方更加注重發展質量。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判斷,是一個戰略性、歷史性的判斷。把經濟建設的主要精力聚焦到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新時代的務實選擇。

(一)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

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要求,實現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目標,就是要在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基礎上,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1.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變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判斷,符合我國發展的客觀趨勢。

一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僅在較短的時間內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而且提前總體上實現小康,並且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快速發展的進程中,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9-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分別為7.4%和7.6%。[1]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這表明,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側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有了一個時代性的提升。

另一方面,經過近40年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2017年經濟總量有望超過80萬億元人民幣,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貨物出口國、第二大貨物進口國、第二大對外直接投資國、最大外匯儲備國、最大旅游市場。在產業體系上,我國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技術水平逐步提高。過去幾年,中國涌現了一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括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射電望遠鏡、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等。也就是說,在發展的供給側,“落后的社會生產”這一矛盾得到明顯改變。

在需求側和供給側均發生變化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了,而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僅以老年人服務需求為例,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當前我國老年人醫療健康消費需求規模每年不低於1萬億元,而實際供給不到2000億元,“有需求、缺供給”的矛盾相當突出。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教育、醫療、健康、環境等民生領域擴大有效供給,改善供給質量,降低供給價格,就能夠精准提升全體人民的“獲得感”。

黨的十九大報告立足我國生產力的實際情況,准確把握人民不斷變化的美好生活需要,鮮明提出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大判斷,這為中長期經濟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重大理論突破。

2.進入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進入新時代,面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發展要解決的問題發生重大變化,在繼續保持生產力一定發展速度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的質量,更加注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

——在產業結構上,由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轉變。比如,生產性服務業的佔比將逐步提升,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將日益明顯。我們將逐步從“微笑曲線”的底端向兩端升級。

——在產品結構上,由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向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為主轉變。比如,在產品質量上,國產工業產品將加快擺脫“山寨貨”的標簽,成為高端大氣精細的“大國工匠”之作。

——在經濟效益上,由高成本、低效益向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向轉變。比如,過去幾年,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2016年,我國創新指數名列全球第25位,比2012年提高9位,在中等收入國家中排名首位,大幅領先其他金磚國家。[2]創新成為我國發展的主要動力,並且在某些領域開始從模仿性、跟隨型技術創新走向原發性技術。創新的不斷突破,使得我國將加快改變要素投入型的增長,更多地走向效率型增長,經濟效益將有明顯改善。

——在生態環境上,由高排放、高污染向循環經濟和環境友好型經濟轉變。比如,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的日子將越來越多。

3.新時代發展內涵得到提升和拓展。新時代的發展要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需要走向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發展,要以增進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目標。在以高質量發展為重要目標的新時代,過去40年來行之有效的增長邏輯、增長方式、增長動力、增長結構等都將得到重構和升級,現代化經濟體系最終將體現為國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企業效益不斷提升、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等方面。

(二) 發展條件發生深刻復雜變化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所面臨的內外發展環境與過去有了明顯變化,既帶來發展的重大機遇,也帶來了發展的嚴峻挑戰。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

1.國際市場環境發生復雜變化。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提出“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的同時,也強調“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貧富分化日益嚴重”的挑戰。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全球化逆潮出現並且在某些地區形成一定趨勢,給我國外部環境帶來嚴峻挑戰﹔同時,全球自由貿易是一個不可阻擋的大勢。兩股力量的博弈,在短期將形成國際市場環境的某些波動甚至震蕩。

2.國內發展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突出地表現在我國發展的比較優勢發生了變化。比如,人民對美好環境的需要不斷增長,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明確把污染防治作為未來五年三大攻堅戰之一。企業的環保成本勢必內部化,依賴低環保成本發展的道路難以持續。這表明,與過去40年相比,新時代的國內發展環境已發生重大變化。

3.轉型發展的歷史關節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國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在這個歷史交匯期,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趨勢和特點十分突出。

——產業結構正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升級。2017年前三季度服務業佔比達到52.9%,[3]預計到2020年有可能接近或達到60%左右。更為重要的是,在服務型經濟比重不斷提升的同時,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成為助推產業變革的新動能。

——消費結構正由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為主轉型升級。估計到2020年,城鎮居民服務型消費比重將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

——城鎮化結構正由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轉型升級。預計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有可能由2016年的57.35%提高到60%以上。同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加快推進,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將逐步縮小,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融入城鎮。此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將呈現融合並進的態勢。

(三) 發展理念的轉變與提升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這不僅是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具體部署,更反映了發展理念的深刻變革。

1.三大變革: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也是破解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出路。

——質量變革是主體。中國近40年的發展,速度快、規模大。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是經濟發展質量不是很高。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一些技術上、質量上仍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一些制造業環節。中央提倡並鼓勵“大國工匠”,推進“中國制造2025”,重要目的之一是推進質量變革,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升級。

——效率變革是主線。當前,我國經濟增長中的低效率問題仍然比較突出。例如,經濟泡沫、金融風險等問題,歸根結底是效率不高的問題。我國央行投入的總體流動性並不算太高,但流動性配置的效率偏低,脫實向虛傾向明顯,大量民營中小微企業難以獲得貸款資源,降低了流動性的配置效率。因此,效率變革將成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任務。

——動力變革是條件。以勞動力供求關系為例,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已經連續5年下降,勞動力成本已經進入上升通道。勞動力成本上升意味著我國內需市場的不斷擴大,成為支撐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因素。下一步,在動力變革上,要把勞動力成本優勢盡快轉為人力資本優勢。

2.發展目的: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要求。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就是要把過去過度依賴自然資源的發展方式,轉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的發展方式。

3.發展保障:產業體系+體制安排。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構建“四位一體”的產業體系和“三有並存”的經濟體制,將成為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的重要保障。

(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大任務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從多方面聚力、發力。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要求,要著力推進創新發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的進程。

1.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輪技術革命的加快推進,創新在經濟發展中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大、智、雲、移、物等領域,在基礎研究領域和應用研究領域再推出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將為我國中長期發展釋放重要的內生動力。

2.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表明決策層把傳統的“三農”問題上升到鄉村振興高度。而且,對鄉村振興的目標做了全新定位,即從傳統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提升到“產業興旺、生活富裕、鄉風文明、生態宜居、治理有效”,使人們“記得住鄉愁”。

3.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按照黨的十九大報告的要求,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將形成新的局面。

下一頁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