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自覺樹立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孫大海

2017年11月02日14:5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核心價值取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指要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一切工作的目的和歸宿,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提出的重要思想理論。這一思想理論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境界,為新時代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科學指南。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形成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017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命運取決於人心向背。” [1]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民群眾觀的繼承和發展,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時代體現,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展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南和價值取向。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歷史經驗的高度凝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2]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貫穿其中的一條最基本的經驗。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保証。馬克思主義是關於人類解放和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學說。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根本指導思想。毛澤東同志講,我們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黨的七大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根本宗旨寫入黨章的總綱。我們黨在探索中國革命道路實踐過程中,形成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正是靠著人民群眾的支持,中國共產黨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派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真正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中華民族也正式告別災難深重的百年沉淪,踏上偉大復興的崛起之路。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偉大成就的動力源泉。毛澤東同志說過:“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裡,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4]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支援國家各項建設,“兩彈一星”研制成功,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基本建立,中國成為世界上有重大影響的國家。盡管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嚴重曲折,但是人民群眾依然選擇支持中國共產黨。因為共產黨人沒有獨立於人民利益的自身利益,中國共產黨一旦發現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偏離人民群眾的要求,就會義無反顧地自我改正、革故鼎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對自己的錯誤所抱的態度,是衡量這個黨是否真正履行對人民群眾所負責任的一個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 [5]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強大根基。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本著對人民利益高度負責的態度,果斷停止“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基本路線,做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決策。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民幸福是衡量改革發展成效的根本標尺。鄧小平同志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才是硬道理”,並把“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6]作為判斷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江澤民同志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胡錦濤同志提出科學發展觀,強調“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8]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是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的價值追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堅守人民立場這個最根本的政治立場,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人民至上,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巨大成就,中華民族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始終如一的施政理念。在地方工作期間,總書記就展現出親民愛民、憂樂同民的真摯情感。在河北,他以“要同人民唱一曲悠揚的‘農家樂’”的情懷,帶領領導班子抓黨建、搞改革、促經濟、興教育、引人才,正定全縣經濟高速發展,工農業總產值節節升高。在福建,他以“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的豪邁,跑遍寧德九縣山水,幫助人民脫貧致富﹔科學謀劃“3820”工程,打造福州效能政府﹔治理長汀水土流失,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總結晉江發展經驗,擘畫福建發展藍圖。在浙江,他以“發展不能脫離人民這個根本”的立場,主動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浙江經濟“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在上海,他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擔當,狠抓反腐倡廉建設,使上海重獲政治的穩定和發展的信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2012年11月15日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時,習近平總書記就庄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9]此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架起了民生領域改革的“四梁八柱”,突破了許多以前沒有突破的關口,解決了許多以前沒有解決的難題。健全產權保護制度,保護了民眾私有財產﹔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促進了人口均衡發展﹔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推動了公共服務均等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促進了教育改革發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破除了“以藥養醫”的“老大難”﹔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補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不斷豐富了 “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治國理政實踐,人民群眾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頁
(責編:曹淼、謝磊)
相關專題
· 《行政管理改革》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