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中國古代國家治理的重心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張晉藩

2017年08月17日09:26    來源: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原標題:張晉藩:中國古代國家治理的重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中華民族自建立國家之日始,經歷了四千多年沒有中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間經歷了無數次的王朝興廢與治亂更迭,但始終保持著統一多民族的國家形態,屹立於世界文明古國之林,這不是偶然的。在國家治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得到歷代智者輾轉相承,不斷充實提高,成為治理國家的瑰寶。其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就是一項具有傳世價值的最寶貴的經驗。

夏朝建立以后,禹為了鞏固第一個階級王朝,注意傾聽民眾的呼聲。他制造了五種樂器,凡是向禹講解為政之道者,擊鼓﹔要求行仁義之事者,擊鐘﹔請求解決某種事項者,振鐸﹔以憂患相告者,擊磬﹔以獄訟相告者,搖鞀。禹聽到樂器的聲音,便及時接待來訪者,史稱“五音聽治”。﹝1﹞由於來訪者多,禹有時甚至“一饋而十起,一沐而三捉發”。由於禹重民親民,不僅穩定了統治,並且順利地推行了王位世襲制度。由啟繼承王位,但傳至第三代太康,不務德,傷害了百姓,失去了王位,直到第四代少康才重新穩定了夏朝統治。“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結論就是由此而來的,並被冠以皇祖的訓誡。后世統治者多將其奉為治國的警世恆言。對於今天的國家建設同樣具有歷史的借鑒意義。

一、國之本在民,無民何以為國

民是構成國家的最基本的要素,無民何以為國?

民之所以成為國家的構成要素和最重要的實體,就在於民是社會物質生產的承擔者,社會由此得以延續和發展,國家由此得以存在,政治和思想上層建筑由此得以確立。“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鞼、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2﹞沒有民的社會性生產,國家也就不復存在。

民又是國家賦稅的提供者,賦稅是國家存在與發展的要素之一,是國家活動的財政保証。馬克思說“國家存在的經濟體現就是捐稅”。﹝3﹞從夏朝立國起,賦稅便是民對國家的一項義務,《史記·夏本紀》記載:“自虞夏時,貢賦備矣。”

民又是國家軍隊的主要來源,在中國古代,“祀”與“戎”是國家大事,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4﹞沒有軍隊,國家就失去了重要支柱,就無法保衛邊疆和實現國家對內與對外的職能。在中國古代,充當軍隊不僅是民的義務,也是民的權利。

民還是國家重大工程的興建者,無論是修筑水利工程還是修筑城池宮殿,民都是營建者。貞觀元年,唐太宗謂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興造,必須貴順物情。昔大禹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極廣,而無怨讟者,物情所欲,而眾所共有故也。”﹝5﹞凡有大興土木之事,民力既是工程營建的力量來源,也是衡量利弊的重要標准。

二、重民在得民心,得民心則國興

“民惟邦本”重民方略的實施,首在於得民心。無數的史實都証明了“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自夏末代國王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迫使百姓發出了“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憤怒吶喊。﹝6﹞終為商朝所滅。這可以說是民心向背決定國家興亡的第一個史例。

商是一個“邦畿千裡”的大國,但是卻為“小邦周”所滅,原因就在於,商末代國王紂“重刑辟”。實行法外極刑,喪失了民心,赫赫不可一世的商朝瞬間覆亡。勝利者在驚喜之余,深深感覺到民心的向背決定著國家的興亡。商王曾經自恃擁有“如火如荼”的龐大軍隊,以為周之寇傷不足道也。不料,正是這支軍隊倒戈相向,使紂王身死國滅。

繼起的周朝的執政者周公一再告誡他的兄弟子侄民心的重要。

從周公起,大肆倡導明德、敬德、尚德、成德,他宣揚商之亡在於失德,周之興在於周人有德,所謂天隻贊助有德之人。針對商朝重刑辟、失民心、亡國家的教訓,提出了“明德慎罰”的治國方略,“慎罰”旨在保民。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刑法原則和司法原則,比如,區別用刑,罰當其罪﹔罪疑從罰、罰疑從赦﹔以中罰作為司法的准則,開展三刺、三宥、三赦的“聽於民”的司法創制,等等。

由於周初立法體現了重民、保民的精神,因此法制興帶來了國興。周初的法制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所創造的法制文明。以德主宰法制建設,可以說是文明古國中所僅有的,其影響至為深遠。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稱雄,兼並戰爭連年不絕,為了取得兼並戰爭的勝利,民的價值進一步受到重視。得民者興、失民者亡的政治現實豐富了“民為邦本”的思想內涵,如孟子提出了一個千古不朽的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荀子進一步總結道:“用國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得百姓之譽者榮。三得者具而天下歸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7﹞

孟荀此論,既是夏商周興衰之由的歷史性總結,也是對於國家治理的要旨——“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精彩闡發。后世論者,大都仿此,只是增加了時代的烙印而已。

其實古人早就認識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8﹞“先王先順民心,故功名成。夫以德得民心以立大功名者,上世多有之矣。失民心而立功名者,未之曾有也”。﹝9﹞“安危榮辱之本在於主,主之本在於宗廟,宗廟之本在於民”。﹝10﹞

下一頁
(責編:曹淼、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