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振峰
2017年03月31日08:18 來源:經濟日報
【核心提示】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維護和發展人民利益,增進人民福祉,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也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根本要求。
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如何更好地維護和發展人民利益、增進人民福祉、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這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正確回答和著力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也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勇於擔當的崇高歷史使命。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國以民為本,社稷亦為民而立。”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首先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這個根本問題。我們黨提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集中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反映了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不斷前進的征途上,隻要我們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緊緊依靠人民,就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黨就會失去根基。”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是要時時為人民著想,處處為人民謀利,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就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隻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才能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人民群眾信任與擁護的堅強戰斗堡壘。
維護和發展人民根本利益
“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厲民之事,毫末必去。”利益關系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之一,人們奮斗所追求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切身利益有關。無產階級政黨與其他政黨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代表誰的利益、追求誰的利益。中國共產黨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
群眾利益無小事。正是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構成了國家“大事”的“細胞”,小的“細胞”健康,大的“肌體”才能充滿活力。對於每一個老百姓來說,他們身邊的每一件瑣碎小事,在他們眼裡其實都是實實在在的大事。維護和發展人民根本利益必須從正視和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小事”做起。
古人曰,“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天下事有利於民者,則當厚其本,深其源”。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一個以實現維護和發展人民根本利益為具體內容的實踐過程,隻有使人民根本利益得到實現和維護,人民主體地位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才能在實踐中得到落實。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准。檢驗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
始終堅持維護和發展人民根本利益,必須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大家知道,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是由方方面面的具體利益所構成的。既然如此,我們作出的每一項決策、出台的每一項政策措施都必須正確反映並有利於妥善處理各種不同的利益關系,都必須兼顧不同階層和不同方面群眾的利益。不僅如此,人民的利益也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質利益,也有精神利益等,在當前新的歷史條件下,隻看到人民群眾某一方面的利益而忽視其他利益,同樣得不到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擁護。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們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鍵就是要真正做到從群眾的現實需要出發,站在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願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的各項權益,努力實現好維護好和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終尊重人民主體地位
“民者,國之根也。”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証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也是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保障。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以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証人民當家作主為前提,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願、所創造的經驗、所發揮的作用,保証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切實從群眾中汲取無窮的智慧和力量。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必須自覺堅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告訴我們,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同時也是社會發展變革的決定力量。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黨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線。
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求我們必須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必須全心全意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自覺自願當好人民公仆﹔必須堅持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決不允許在群眾面前自以為是、盛氣凌人,決不允許當官做老爺、漠視群眾疾苦,更不允許欺壓群眾、損害和侵佔群眾利益。
帶領人民不斷創造幸福生活
古人曰:“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我們追求的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持為人民造福、不斷增進人民福祉,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最終目的。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過程,就是不斷為人民造福、增進人民福祉的過程。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把為人民創造幸福作為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邁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為人民造福、增進人民福祉,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而必須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上。要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從人民群眾實踐中汲取力量
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隻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礡之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黨領導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每時每刻都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應對和解決這些新情況新問題不可能從老祖宗那裡找到現成答案,必須自覺拜人民群眾為師,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深入實際進行調查研究。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還必須善於從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善於總結經驗、善於集中群眾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推進黨的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通過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不斷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總結提煉經驗,從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總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政治立場和政治態度。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歷史賦予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重大歷史使命。要完成這一重大使命,必須牢固確立人民主體地位,始終堅持維護和發展人民根本利益,自覺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團結帶領全體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作者系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推薦閱讀
相關專題 |
· 韓振峰專欄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