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中國發展觀察》>>每期精選

促進“一帶一路”沿線投資

宗芳宇

2016年11月09日09:5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原標題:促進“一帶一路”沿線投資

“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下一階段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沿線地區潛在市場規模較大,與我國經濟高度互補,具有廣闊的投資前景。當前,中國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我國對外投資進入黃金發展期,促進對“一帶一路”地區投資給我國帶來重要機遇,有利於打開中國對外投資的新格局,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推動金融服務國際化,也有利於提升我國在全球治理經貿規則的話語權,構建利益共同體。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在推動到沿線投資方面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合作路線圖《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下稱《願景與行動》)的發布標志著“一帶一路”建設進入落實階段。應務實推進對“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投資促進政策,加強科學規劃和引導,推進投資管理制度改革,加強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加強國際協調與溝通,保障投資安全和權益,實現科學投資、規范投資和綠色投資,提升我國對外投資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投資“一帶一路”的重要機遇

自2001年實施“走出去”戰略以來,我國對外投資快速發展,當前已進入了對外投資的黃金發展期。2015年,我國境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和存量分別為2002年的43.7倍和28.9倍。2014年我國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首次接近平衡,加上第三地再投資,我國已經成為投資淨流出國。“一帶一路”建設倡議的提出可謂恰逢其時,為我國經濟增長帶來重要機遇。

(一)打開對外投資新格局

“一帶一路”沿線的大多數國家經濟增長較快,跨境投資活躍,潛在市場規模較大。沿線主要覆蓋65個國家,有44億人口,經濟總量約為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1990至2013年,沿線57個主要國家GDP和外資流入年均增長5.1%和13.1%,分別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4和5.3個百分點。沿線地區資源能源豐富,對基礎設施建設和制造業等領域需求旺盛,與我國經濟高度互補。

我國對沿線投資還有較大空間,2013年我國企業投資存量僅佔沿線地區吸收外資的3.7%。促進對沿線地區投資合作,有利於加快我國在全球貿易投資格局的調整,構建區域生產網絡和以我國為首的區域新“雁陣”,全面帶動產品、設備、零部件、勞務和文化輸出,保障我國資源能源安全,為我國深度拓展對外投資的地理和產業空間,打開新的發展格局。

  

(二)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需求不振,中國進入了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傳統競爭優勢不斷弱化,亟需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上的位置,由要素增長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形成新的國際競爭優勢

我國工業體系較為成熟,相對大部分沿線國家具有明顯產業優勢。加快向沿線投資和轉移,一方面可以實現我國優勢和富余產能的跨境延伸,充分利用當地要素,拓展我國跨國公司的生產和營銷網絡,佔據區域價值鏈的領先地位﹔另一方面,能充分帶動設備、裝備、零部件、原材料、生產性服務等國內和出口需求增長,推動中國的標准、技術、裝備、服務全產業鏈走出去,盤活過剩產能,做強優勢產能,借助區域生產網絡提升在全球價值鏈的位置。

(三)推動金融服務國際化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內容,促進對沿線地區投資能夠促進我國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在全球價值鏈高端環節的競爭力。沿線基建領域投資需求旺盛,資源能源豐富,加強在沿線投資不僅有利於擴大人民幣的使用,而且有助於提升人民幣對大宗商品計價的支付功能,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同時,對沿線投資還有助於促進我國金融業“走出去”。亞投行、絲路基金等金融機構為“一帶一路”投資提供各類金融服務,金融機構也將加快海外布局,提高服務保障能力,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地位將從中得到提高。

(四)提升全球經貿規則話語權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發展中經濟體,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尚未形成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制度話語權。當前,全球治理與新一輪經貿規則正處於重構期,加強對“一帶一路”的投資建設能夠建立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投資合作機制和規則體系,積極應對發達國家主導的TPP、TTIP等跨地區、大型自貿安排的挑戰,緩解對我國貿易投資的擠出效應影響,提高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在更好地發出發展中國家聲音的同時維護中國投資的權益。

(五)構建區域利益共同體

加強“共建、共享”和互利共贏是未來中國與世界關系的重要主題。加強對沿線投資,不僅能夠給當地增加就業、稅收,規避和化解貿易摩擦,還能夠幫助當地建立工業體系,提升國家經濟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通過投資與沿線地區形成更緊密的區域生產網絡,能夠加強互利共贏和利益綁定,構建周邊“朋友圈”和區域利益共同體,為中國的和平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我國對“一帶一路”的投資情況

“一帶一路”在我國對外投資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尤其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對沿線地區投資有了較快增長,投融資平台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一)投資概況

沿線地區在我國對外投資中佔據重要位置。截至2014年末,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存量為924.6億美元,佔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的10.5%,2015年佔比增至12.6%。如果排除在前三位的往香港地區、英屬維爾京群島和開曼群島等避稅地的投資,則2014年底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投資存量佔中國剩余投資存量的約三分之一。

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對沿線地區投資增長較快。2014年和2015年,我國對沿線地區投資分別達到136.6億美元和148.2億美元,是2008年的3倍多,同比分別增長8%和18.2%,佔中國同期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的11.1%和12.6%。2015年增速高於同期非金融類直接投資近4個百分點。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投資規模佔其吸收外資總量增長較快,佔比從2008年的1%提高到2013年的3.7%。但是,相對於沿線市場的潛在規模以及沿線地區與中國經濟較強的互補性而言,中國投資佔比還不高,還具有較大發展空間。

我國對沿線投資相對集中在部分國家。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前二十位的東道國中,有七個國家為沿線國家,分別為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老撾、巴基斯坦、泰國、阿聯酋和俄羅斯(表1)。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前二十位中,有六個沿線國家,分別為新加坡、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老撾和緬甸(表2),這六個國家佔中國在沿線地區投資存量的56.3%。此外,我國對東盟投資佔對沿線投資存量的51.5%。截至2014年底,我國對沿線地區投資存量超過1億美元的國家達到40個,超過10億美元的有16個國家。

根據中國2014年對亞洲和歐洲直接投資存量的行業統計數據,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行業主要分布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零售業、金融業、採礦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和制造業等領域。沿線地區是我國優勢突出的“中國制造”“中國建造”的重要市場。

(二)投融資平台建設的進展

“一帶一路”建設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在區域融資平台建設上取得了顯著進展。2013年10月,我國提出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倡議,2015年4月確定了57個國家為意向創始成員國,同年12月亞投行正式成立。亞投行是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初期投資重點包括能源、交通、農村發展、城市發展和物流五大方向,將為推動“一帶一路”投融資建設發揮重要作用。2014年12月,絲路基金成立,重點在“一帶一路”地區尋找投資項目並提供投融資服務。亞投行和絲路基金將為促進“一帶一路”地區的投資提供重要的資金支持。

我國境外經貿合作區已經覆蓋沿線超過1/3的國家。境外經貿合作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以點帶面,是推動中國企業集群“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投資載體和平台。我國正在50個國家建設的118個經貿合作區中,77個位於沿線的23個國家。其中,35個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上,42個位於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

下一頁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