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6年10月21日16:23 來源:紅旗文稿
五、偉大英雄,鍛造民族脊梁
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造時勢。紅軍長征的勝利是一個英雄群體的壯烈之舉,同時也是鍛造、錘煉黨和紅軍英雄的巨大熔爐。鐵流滾滾、充滿硝煙的二萬五千裡長征,既有決勝千裡之外的領導集體,更有誓死決戰沙場的普通戰士,他們是中華民族永遠的英雄和不朽的豐碑。遵義會議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成熟、穩定的中央領導集體。正是在這一領導集體的正確指揮下,紅軍展開機動靈活的運動戰,四渡赤水、佯攻貴陽、分兵黔東、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徹底擺脫了長征初期的被動局面,中國革命開始轉危為安,實現絕地逢生。長征中的領導集體是英雄的集體,那些千千萬萬平凡的紅軍戰士更是英雄的真實寫照,有些紅軍戰士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滿臉稚氣的年華。長征路上有的女紅軍在途中分娩,在沒有醫生和護理人員的緊急時刻,許多紅軍戰士自發留下來掩護、等待,甚至為此獻出生命。美國著名記者哈裡森·索爾茲伯裡這樣評價長征:“長征舉世無雙,迸發於其中的英雄主義火花燃起了11億人口的民族的夢想,使中國沿著無人能夠臆測的命運一路向前。”
六、偉大轉折,昭示中國未來
磨難和挑戰往往昭示著成功與新生。二萬五千裡長征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點,它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形成了中國革命成熟堅強的領導集體,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領導中國革命的開始,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群眾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奠定了堅實基礎。湘江戰役失敗后,黨和紅軍從通道會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一直到遵義會議,不斷討論黨的領導路線問題。遵義會議明確回答了紅軍戰略戰術方面的是非問題,指出博古、李德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推舉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立了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三人團”負責全軍的軍事行動,解決了黨內面臨的最迫切的組織問題和軍事問題,結束了“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中央的統治。遵義會議,實現了由被動失敗到起死回生和絕地反擊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中國革命走出低潮的歷史性轉變,實現了中國革命從國內革命戰爭到抗日戰爭的歷史性轉變,也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提供了重要軍事骨干。跟隨紅軍長征的美國著名作家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中寫道,在經歷了長達兩年多的長征后,紅軍成為“歷史上一支無與倫比的堅強隊伍”。實踐証明,長征的勝利不僅提高了黨和紅軍的凝聚力、戰斗力,同時也為北上抗日,為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壯大人民革命力量,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開辟了光明前景。
七、偉大奇跡,譜寫壯麗史詩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偉大奇跡。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紅軍突破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封鎖,在長途奔襲中表現出來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它的影響已經完全超越了國界。2000年,美國《時代》周刊以“影響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為標准,評選出了近1000年來100件世界大事,中國有3件大事入選,其中就有紅軍長征。縱觀紅軍兩年零五天累積行軍裡程達6.5萬余裡的長征,紅一方面軍穿越11個省,走行2.5萬裡﹔紅二方面軍穿越8個省,走行2萬余裡﹔紅四方面軍穿越4個省,走行1萬余裡﹔紅二十五軍穿越4個省,走行近1萬裡。更令世人震撼的是,行軍裡程最長的紅一方面軍,在全部368天的長征中,共翻越18座山脈,其中5座山脈終年積雪,渡過24條河流,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的封鎖包圍。途中,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面上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又有數不盡的艱難險阻。紅軍將士用自己的崇高理想、堅強意志和血肉之軀,戰勝了自然、戰勝了敵人,戰勝艱難的生存條件,是挑戰人類生存極限的偉大奇跡。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深刻指出:“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麼?”還說,“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 。紅軍長征的勝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領導能力。
八、偉大擔當,承載復興夢想
偉大的事業需要強烈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中國工農紅軍不畏千難萬險,勝利完成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征,其間寄托著他們心系國家和民族利益,肯於擔當、敢於擔當、勇於擔當的熱血情懷。長征中,戰斗最激烈的陣地,就是紅軍指揮員的崗位。軍一級將領在第一線指揮作戰,甚至身先士卒地沖鋒,這在中外戰爭史上是不多見的。然而,在紅軍長征中,這樣的情景卻司空見慣。聶榮臻生前曾回憶,每打一仗下來,黨團員負傷之數,常常佔到傷亡數的25%,甚至50%。老紅軍唐進新回憶,戰士們“都是跟著營團首長們的背影沖鋒的”。激烈的婁山關戰斗,彭德懷就在前線指揮。參謀長鄧萍勸他往后撤一點,他回答:“指揮員怕死,部隊能沖鋒陷陣嗎?”湘江戰役打響后,擔任后衛任務的紅34師當聽到大部隊被截斷后,師長陳樹湘毅然指揮全師官兵返頭扑進敵人的包圍圈。陳樹湘身負重傷,被俘后他趁敵不備,把自己的腸子從肚子裡拽出,絞腸而死,年僅29歲。陳樹湘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詮釋了一名紅軍指戰員的鐵骨擔當。80年后的今天,我們正闊步走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路上,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向歷史和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更需要我們永遠銘記這段苦難輝煌的歷史,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敢於擔當中攻堅克難、建功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執筆:鐘君 孫杰 趙樹祿)
上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