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中國發展觀察》>>每期精選

摒棄“重利用、輕保護”的野生動物立法思維【2】

2016年09月07日16:30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原標題:摒棄“重利用、輕保護”的野生動物立法思維

野生動物資源藥用受爭議

盲目發展野生動物人工飼養與繁殖涉及的另一大爭議,即對以藥用目的飼養野生動物的質疑同樣無法回避。

值得注意的是,新《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九條規定,“野生動物及其制品作為藥品經營和利用的,還應當遵守有關藥品管理的法律法規”。“野生動物可以作為藥品和其他各種用途加以利用,不是資源又是什麼?這讓新修《野生動物保護法》看上去充滿矛盾。”莽萍表示。

對此,郭鵬認為,野生動物入藥的必要性缺乏嚴格的科學論証,一些含動物成分的藥物與相應的不含動物成分的替代性藥品在臨床藥效上的對比數據嚴重缺乏。另外,對於這些含野生動物成分的藥品,國內真正的需求量是多少也常常是個未知數。比如,據業內人士透露,在國際上飽受詬病的“活熊取膽”產業所生產的熊膽粉的最大購買者竟然是韓國人。

她進一步指出,目前中醫藥走向世界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其中的動物成分,無論是從醫學人道主義的角度還是從藥品的安全性角度來看,它都是極其現實的障礙。從長遠來看,發展中醫藥文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加強以虐待動物和破壞生態為代價的野生動物入藥,而是積極尋找替代品和替代藥物,發展人道中醫藥,發展以草藥為核心的綠色中醫藥和無殘忍對待動物的中醫藥。

喚醒、矯正公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

若不是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卷起一波口水紛爭,公眾忙著在“人是萬物的尺度”邏輯下探討傷人老虎的去留,亦或是將話題拉扯到圈養野生動物的倫理思考,野生動物可能很難成為輿論關注的對象。這既是遺憾,更是隱憂。

毋庸置疑,公眾對於野生動物保護的意識亟待提升。於此,胡春梅認為,加強執法監督必不可少,減少對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貿易和消費需求。另外,通過自然教育、多樣化的戶外活動方式,讓公眾尤其是兒童、青少年接觸自然、了解自然、敬畏自然,如此才能更好地保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

莽萍認為,法律對於引導公眾保護野生動物,規定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教育,培育尊重自然、尊重地球其他物種和生物多樣性的理念最為有效。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在這些方面的規定尚有不足,對其修正急迫且必要。如果法律不能體現維護生態、保護野生動物、逐步縮小利用野生動物行業的鮮明立場,不對危害野生動物的行為施以嚴格的懲罰措施,不加大對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消費的限制和處罰,必將造成對野外動物種群的毀滅性沖擊。

“更不可預計的是,那些直接暴虐對待野生動物人工種群的方式也必將引起社會分裂和導致倫理沖突,其暴力氣息也將滲透社會,危害到我們每一個人。”莽萍強調。(記者 張菀航 姜巍)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

上一頁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