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中國發展觀察》>>每期精選

唐朝的一場經濟危機

陳忠海

2016年08月24日09:46    來源:中國發展觀察雜志社

原標題:唐朝的一場經濟危機

說起古代著名的理財家,有位唐朝的官員不得不提,他的名氣雖無法與范蠡、商鞅、張居正等人相比,但他所主持的改革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功,幫助“安史之亂”后的唐朝重新振作起來。

全面危機

劉晏,出生於唐開元三年(715),當時正值“開元盛世”,但社會已經隱藏了巨大的危機。劉晏從小聰慧過人,在宋人編的一種《三字經》裡還專門提到過他:“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彼雖幼,身己仕。”

這裡說的是一段歷史佳話:劉晏7歲便被舉為“神童”,唐玄宗到泰山封禪路過其家鄉,劉晏拿著自己寫的一篇《東封書》半路見駕,受到唐玄宗的召見,宰相張悅當場出題考劉晏,劉晏對答如流,被唐玄宗授予秘書省正字,即掌管校正書籍的官員,楊貴妃也很喜歡這個孩子,把他抱在腿上親自為他畫眉。

還沒有成年就成了朝廷的公務員,這讓父母多驕傲、多省心啊!然而,唐朝的國運卻差得遠,不久發生了“安史之亂”,這一場長達八年的混戰讓國家變得千瘡百孔。戰爭直接破壞了經濟,很多地區“人煙斷絕,千裡蕭條”,《舊唐書》記載:“中間畿內,不滿千戶,井邑榛荊,豺狼所號。既乏軍儲,又鮮人力。”杜甫寫詩:“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裡百余家,世亂各東西。”

朝廷的財政更面臨嚴峻的局面,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全國有852.6萬戶、4891萬人,天寶十三年(754)有906.9萬戶、5288萬人,而到了安史之亂后的唐肅宗乾元三年(760)全國隻有293.3萬戶、1699萬人,人口下降了一半以上,有地方官員上奏:“關中人口,十去其七。”據當時的統計,總人口中納稅人口佔比很小,仍以乾元三年(760)為例,當年的納稅人口僅為237萬,不足安史之亂前的1/3,朝廷財政收入大幅度減少已不可避免,總水平急降至400萬緡左右,唐朝最強盛時這一數字曾超過3000萬緡。

為增加稅收以維持運轉,朝廷對關津市肆大量征收雜稅,史書記載“肅宗救江淮堰塘,商旅牽船過處,准解納錢,謂之埭程”。杜甫寫的“三吏”和“三別”,記述的正是百姓所承受的兵役之苦和賦稅之重,雖多發生在“安史之亂”中,但戰后的情況也大體如此,當時“諸道節度使、觀察使多率稅商賈,以充軍資雜用,或於津濟要路及市肆間交易之處,計錢至一千以上,皆以分數稅之”,這種“雁過拔毛”式的強收強征,當然無法持續。

戰爭對經濟的破壞還體現在物價上,“開元盛世”時兩京的米價每斗不過20文,面每斗32文,一匹絹210文,史書稱“自后天下無貴物”。經過“安史之亂”,經濟蕭條加上流通不暢,糧價急遽攀升,米價上漲到每斗400文,有些地方漲到1000—1400文,是之前的數十倍,百姓苦不堪言。

唐朝躲過了戰亂這一劫,但更大的危機接踵而至,人口銳減、經濟倒退、物價飛漲、民生凋敝,劫后余生的朝廷如果一味靠增加苛捐雜稅來維持,各種社會矛盾無疑會越來越激化,這駕搖搖晃晃的馬車隨時就有散架和傾覆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唐肅宗提拔了時任戶部侍郎的劉晏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仍領使職”,即以宰相的身份主抓人事、經濟等工作,一場為化解危機而進行的改革就此拉開了序幕。

“國進民退”

千頭萬緒、百廢待興,其中最緊迫的是控制糧價。

對這個問題歷代都有一些好做法,最重要的是平糴法,具體是:國家在農作物收成好的時候收購農戶手中多余的糧食,收成不好時再把糧食平價賣出,“雖遇飢饉水旱,糴不貴而民不散”,防止“谷賤傷農,谷貴傷民”。漢宣帝時設立了平糴倉,東漢初年又設立常平倉,晉武帝時制定了“通糴法”,北魏中期實行了“和糴制”,唐代也延續了這種做法,設有常平倉,但因戰亂時間太長,庫存的糧食早已用盡,這種方式失效了。

如何在短時間裡迅速平抑糧價考驗著剛上任的宰相,劉晏經過調研,發現糧價過高不完全由供給不足所造成,江南地區受戰亂影響較小,大量北方地區人口南遷,江南的農業生產仍在繼續增長,因而有不少余糧,但苦於轉運困難,一時滿足不了北方的需求。

唐代糧食轉運的主要途徑是漕運,對歷代來說這都是一件大事,康有為評論說“漕運之制,為中國大政”,在唐朝這件工作由政府來管理,但具體承運任務都“分包”給了大大小小的私商,私商隻管短期利益,有利則往、無利則走,對於船隻修建維護、河道治理等沒有長遠規劃,他們平時打著官府的旗號,任意征用百姓為其運糧,卻不給或少給報酬,造成很深的矛盾。戰亂對運輸體系產生了嚴重破壞,運輸成本高昂,出現了“斗錢運斗米”的情況,運輸效率也極為低下,把南方的糧食運到北方,有時甚至需要幾個月。

針對這種情況,劉晏果斷上奏朝廷把漕運的經營業務也收歸“國有”,由國家直接出面轉運糧食。經過調研,劉晏發現揚州一帶可調集的糧食最多,於是在揚州專門開辦了10個造船廠,劉晏發揮自己兼任吏部尚書的優勢,選拔廉潔有能力的官員到船廠任職,讓他們大量造船,以保証漕運的需要。

朝廷重新雇佣百姓充當運丁,採取軍事化管理,與之前私商做法不同的是,朝廷向這些運丁支付報酬,提前完成運輸任務的還給予額外獎勵,這種做法極大地調動了運丁們的積極性,提高了運輸效率。有些河道由於長期沒有維護,出現了堵塞淤積,劉晏一面征調人力疏通河道,一面改直運為短途轉運,保証大批糧食能迅速運到北方,僅揚州一地每年就可以運出糧食100萬石,運輸時間也由幾個月縮短為40天左右。

改革漕運取得了成功,北方的糧價很快降了下來,這條運輸渠道除了運糧食,還可以運送其他各種物資,史載“輕貨自揚子至汴州,每船費錢二千二百,減九百,歲省十余萬緡”。糧食充足后,劉晏又恢復了“常平倉”在調節豐歉上的作用,由朝廷撥專款購貯糧食,“諸州米嘗儲三百萬斛”。

下一頁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