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理論期刊>>《中國發展觀察》>>每期精選

全球化的演化邏輯與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由來

段炳德

2016年08月09日10:00    來源:智庫論壇

原標題:全球化的演化邏輯與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由來

經濟周期理論根據持續時間和波幅把經濟波動分為長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經濟周期分析注重根據技術變革對經濟波動的影響。事實上,19世紀后發生的歷次技術變革不能同工業革命對歷史的影響相提並論。工業化與全球化的相互促進形成的經濟大周期是解釋當前歐美經濟困境和新興經濟體發展機遇的重要背景和基本邏輯,也是分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歷史和經濟背景。

再工業化使西方贏得冷戰

二戰結束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以意識形態劃分的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展開全球性競爭。這實際上是對工業革命以來西方社會主導的國際格局的一種修正,西方社會的統治支配地位在冷戰時期受到重大挑戰。美國作為西方陣營的主導者,在二戰以后國力達到頂峰時期。美國利用二戰結束后形成的超強國力,對西歐實施馬歇爾計劃,進行大規模的經濟援助,援助金額達到131.5億美元。使實行市場經濟的西歐國家的經濟得到迅速的恢復,達到並超過二戰之前的水平,1948年至1952年,西歐國家工業生產增長了35%,農業生產超過戰前水平。歐美國家成為經濟社會文化高度發達、物質程度極為豐富的強國。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主導者,迅速的工業化使其具有了強大的工業和軍事能力,為眾多不願屈服於西方體系的國家提供了另一個選項。

而東方陣營的前蘇聯在高積累率、重工業優先、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雖然使東方陣營的經濟實力一度得到重要發展,然而內生的不穩定性,導致東方陣營國家之間的矛盾頻頻爆發,並有一些國家逐漸脫離這個陣營。西方陣營的高度發展和東方陣營的逐漸分裂,實際上已經為西方陣營以壓倒性優勢取得冷戰勝利拉開了序幕。1990年,發生蘇聯東歐劇變,以蘇聯陣營的徹底消失為標志,冷戰最終結束。美國主導的西方模式成為在全球獨佔優勢的發展模式。二戰后已經發軔的全球化開始加速,中國、東歐國家、印度等人口大國加入到全球產業鏈的大循環當中。

在經濟社會取得高度發展的同時,西方社會的工業化也付出慘重的環境代價。倫敦1958年大霧中,有300多人失去生命,德國的萊茵河從美麗的河流變成一條飽受污染的臭水溝。尤其是石油危機的發生使美歐經濟受到重大沖擊,陷入滯脹的短暫經濟危機當中,而且能源可以無限供應的幻覺也被打破,環境和能源危機使西方社會反思自身經濟發展模式的弊端。冷戰后開啟的全球化模式是西方開始去制造業的過程,因為制造業是污染的重要來源,去制造業可以轉移經濟發展的環境成本。重工業發展的模式變“輕”,對能源的需求通過產業鏈條的國際化分布減少能源供給的壓力。

工業化代價高昂推動制造業全球化

工業化產生如下兩大問題:收入差距拉大和環境惡化。西方戰后普遍實行普選民主,工會力量增強,在這種民主機制下,工人工資收入迅速增加。對於環境問題,西方社會投入巨資,改善“三廢”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兩種政策的后果是制造業的成本大幅增加。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融入全球產業鏈,加快了西方制造業向外轉移的步伐。至上世紀90年代初期,蘇東劇變之后,原東歐、蘇聯地區和印度相繼加入全球生產鏈。經濟全球化加速,呈現如火如荼之勢。這一輪全球化的動因是跨國公司尋求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本質是西方社會尋求降低制造業的人工和環境成本。

全球化給西方帶來重大收益。首先,可以享受低廉的進口商品﹔其次,可以轉移工業化的環境代價﹔再次,全球化給西方社會帶來更加廣闊的資源和市場﹔第四,全球化充分利用了全球比較優勢,促進競爭,增進了全球福利。全球化使全球經濟出現“大收斂”,新興市場國家實現工業化加速,大規模脫貧。1978到2015年,中國平均經濟增長率接近10%,有七億人脫貧。新興市場國家的民眾收入增加,國力逐漸增強,成為國際貿易的順差國和國際債權人。與此同時,西方社會享受低價格的消費品和更潔淨的自然環境。

市場經濟理論鼓勵國際貿易,認為貿易的基礎是比較優勢,通過貿易形成的國際分工,使工藝過程更加復雜,更加符合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經濟往往能夠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在市場經濟體系下,尋求更低的成本和更大的收益,創造更大的利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一旦交通通信基礎的發展滿足了這種需求,全球化發展的步伐開始加速。因此可以說,美歐經濟體環境和勞動成本的迅速上升,成為美歐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因。這也是冷戰結束后,在信息經濟的刺激下,全球化迅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制造業的發展具有兩面性。一方面是能夠帶來就業機會和財富的迅速增加,是國家財富創造的源泉﹔另一方面是制造業帶來的環境和能源危機,使環境污染威脅到人們生活工作的基本安全,能源匱乏國家的經濟面臨能源供給波動的巨大威脅。在經濟發展較為成功的美歐國家,基本物質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情況下,利用全球化的機會轉移制造業成為重要選項。

全球化導致發達經濟體就業流失和收入差距拉大

全球化對西方社會來說,一個重要特征是去工業化,主要是去制造業。制造業的轉移導致大量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的流失,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制造業崗位數量減少了29%。歐美國家開始依賴第三產業容納龐大的就業人口,比重達到70%左右,西方國家的失業問題因此凸顯。制造業是創造就業的源泉,就業機會不但來自制造業本身還來自制造業相關服務業的就業——生產性服務業,這部分就業對勞動力素質的要求更高。雖然西方社會擁有發達完善的教育體系和更高比例的受高等教育人口,但是具有低端技能的勞動力人口依然佔據相當的比例,這也是導致收入分配兩極分化的原因。就業機會的減少,使勞動就業保障已經日趨發達的西方社會,開始加大社會勞動保障支出,尤其在福利社會意識較強的西歐國家,背上了沉重的財政包袱。

經濟呈現虛擬化趨勢。歐美國家金融服務業高度發達,金融衍生品層出不窮,金融業泡沫化問題凸顯,美國的杠杆率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達到驚人的300%。金融服務業的泡沫化發展,造成經濟的虛假繁榮,財富效應促進了消費的膨脹和服務業的景氣程度上升,人們的收入水平上升。但是攫取最大利潤是金融行業各個食物鏈條上的從業者的本能。一旦金融泡沫破滅引發金融鏈條上的連鎖反應,國民經濟陷入蕭條,失業率急劇上升。金融行業處於經濟鏈條的前端,受到的沖擊大但恢復快,加上行業管理層和上層管理人員的巨額工資獎金水平,形成1%的受益者和99%的利益受損者的局面。這是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的起因。

收入分配問題更加突出。全球化條件下,低端制造業的就業崗位被轉移到低收入國家尋求低成本優勢。但是發達經濟體中原來從事低端制造業的這部分人口,並沒有升級到高端制造業的行業當中,反而轉移到不可貿易部門,如生活性服務業等產業當中。服務業的典型特征是受消費主導,受經濟周期主導,一旦經濟周期處於下行階段,服務業的收入大幅下降、失業率上升。與生產性服務業不同,生活性服務業的勞動技能要求相對較低,提高的工薪幅度相對較低。收入分配兩極分化的趨勢沒有改觀。

下一頁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中國發展觀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