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景俊海: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推中國夢的實現

2016年06月15日13:57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實現中國夢,從世界的意義上來說,就是要趕上時代。妄自菲薄,沒有文化自信,無所謂趕上時代﹔故步自封,沒有文化創新,也不可能趕上時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

中國夢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繼承和當代表達

中國夢根植中華傳統文化沃土,與中國古人的社會理想一脈相承。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歷經5000余年而從未中輟,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其中蘊含的具有深刻思想內涵的社會理想,始終是中華民族的深沉追求。從“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的生活憧憬到“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一直綿延和流淌在歷代先賢和民眾的血液中,滲透著華夏兒女的美好理想和深沉追求。今天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承載著中華民族既古老又常青的光榮與夢想,是中華文明在鳳凰涅槃中重生復興的時代最強音。

中國夢承接近代以來的歷史使命,與無數仁人志士追求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精神信念一脈相承。近代以來,面對列強入侵和國力衰弱,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共同富裕,成為中華民族肩負的兩大歷史任務。魏源、林則徐、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一批批仁人志士,懷抱救亡圖存、富國強民的願望,進行了不懈探索和艱苦追求。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自覺擔負起民族救亡和發展振興的歷史重任,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繼承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團結帶領各族人民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艱苦奮斗,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綜合國力的大幅躍升,開創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庄大道。當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偉大的人民革命“已經復興了並正在復興著偉大的中國人民的文化”。今天提出的中國夢,承接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前赴后繼、百折不撓的奮斗,開辟了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新階段。既肩負時代的使命,也承載歷史的責任,是二者的高度統一,是對中華民族幾個世紀以來宏偉願景的有力彰顯。

中國夢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宏大國際視野,是中華民族當代共同理想的理論升華和生動表達。黨的十八大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刻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成果和新鮮經驗,深刻把握國際國內發展大勢,明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全體中華兒女的奮斗目標,成為鼓舞和指引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旗幟。這既是對中國社會發展規律的自覺遵循,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升華和當代表達,強化了萬眾一心、努力奮斗的共同意志,引領著中華民族順應時代潮流,大踏步地邁向輝煌的未來。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實現中國夢的最大智慧寶庫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堅持中國道路提供了豐富的思想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數千年來,中華民族走著一條不同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道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的燦爛文明,是我們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堅實基礎。“和而不同”的世界觀、“民惟邦本”的執政理念、“推己及人”的交往理念等,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賦予中國道路鮮明的中國特色,也夯實了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是中國道路的文化之基和自信之源,也是實現中國夢的深厚軟實力,並將源源不斷地為中國道路提供豐富的思想資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弘揚中國精神提供了強大的精神信念。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質朴、自強不息、勇於進取、敢於擔當的民族。“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的家國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患意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等,構成了愛國主義的傳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進取意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創新精神、“變則通、通則久”的變革要求等,構成了改革創新的精神,這些都是中國精神的深厚淵源和重要組成,塑造了中華兒女典型的文化心理和性格稟賦,賦予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精神,為實現中國夢提供並將持續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相關專題
· 《紅旗文摘》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