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劉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2016年05月23日10:00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原標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

“大農”與“小農”

“大農”與“小農”是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組織結構問題。這些年一再強調要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由六大主體組成,即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及小農戶,前五個都是新成長起來需要扶持的主體,但扶持新主體,千萬不能忽視小農戶的利益。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家庭經營才是農業生產經營最符合規律的一種經營方式。這主要是由以下幾個基本成因所決定的:

一是農業生產的基本特性。農業生產和工業生產相比有著根本不同的特性:農業生產不能搬移。地在哪兒,庄稼就種在哪兒,不像工業產品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生產﹔農業生產不能倒序,比如植物的種植得先播種,然后一步一步到最后的收獲,必須按照順序進行,不能倒過來。工業產品的生產工序靈活多變,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先后進行﹔農業生產不可間斷。工業產品可以間斷生產,今天可以不做后天再做,農作物的種植則不行,一天都不能間斷﹔農業生產的對象是活的生命體。所以農產品的生產需要很強的責任心,就像教師教書和醫生看病一樣,是個良心活,負責任和不負責任效果大不一樣﹔農業生產要遵循兩個規律,自然再生產規律和經濟再生產規律,農業生產不能光追求經濟效益,還要遵循自然規律﹔農業生產的成果隻能最終一次性顯現,所有的努力以及付出,隻能體現在最終的產品上,它沒有中間產品。以上六個不同點就導致了農業生產監督成本非常高,不可能用工業生產的監督方式,否則大田種植都得派人24小時監督。所以農業的生產經營就必須有一個最佳利益共同體,誰是最佳利益共同體?就是家庭,所有的成員不講價錢、不計報酬,該干什麼,要不要分工,大家都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世界上沒有哪個組織能像家庭這個利益共同體一樣,能夠如此緊密地協作。所以選擇家庭經營,這是農業自身的特征決定的。

二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也表明家庭才是農業生產的最佳利益共同體。奴隸社會是由奴隸主來主宰的,再多的奴隸都是圍繞奴隸主的家庭來進行生產,奴隸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單元還是家庭﹔封建時代,地主是家庭經營的核心,再多的佃戶都是圍繞地主家庭這個核心轉的﹔資本主義社會為了適應工業化的需求,創造了家庭農場,但還是以家庭經營為主體﹔社會主義國家想打破這個東西,蘇聯搞集體農庄,中國搞人民公社都失敗了。我國改革開放后,農村改革率先在安徽小崗村取得了成功,小崗村的改革核心就是恢復了農業的家庭經營功能。

三是世界各國的基本經驗。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也都表明家庭經營才是農業生產經營的核心。美國農業生產家庭經營佔80%多,歐盟也佔80%多,日本基本上全是家庭經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其他經營主體不能搞,但其他經營主體隻能是家庭經營的補充,我們在培養新型經營主體的同時,千萬不能忽視小農戶這個龐大的利益群體。

四是中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小農戶作為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是由我國的資源稟賦結構——地少人多這一基本國情所決定的。現在一些經濟學者分析農村經濟問題,隻採用市場機制的分析方法,忽略了中國相對地少人多的問題,完全無視1930年代以來,三代美國優秀學者卜凱、何炳棣與珀金斯等所積累的研究成果。中國勞動力相對富余,美國勞動力相對緊缺,中國和美國要素稟賦的差異導致兩國農業生產的目標不一樣,方法路徑也不一樣,即我國不能用美國模式來解決中國農業的現實問題,美國農業追求的是勞動力產出最大化,中國追求的目標是土地產出最大化。當然,同樣是家庭經營,中國和其他國家面臨的問題有著很大的區別。中國現在家庭經營主體有2.3億承包農戶。美國的基本經營單元是230萬戶,英國是23萬戶,中國的基本經營單元是美國的100倍,是英國的1000倍。所以中國必須適度提高家庭經營的規模。中央“兩辦”文件說得很清楚,適度規模就是當地承包農戶的10到15倍。一直以來就有一種強大的聲音在鼓吹中國農業一定要像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那樣實現規模化,我國黑龍江農場就有16000畝的水稻田,用激光水平儀造出一個水平面的樣板,現代化程度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高。但是,這種模式隻能在特定地方,中西部由於人多地少,廣大農村都隻能適度規模化。

其實現在中國的小農已經跟過去不一樣了,已經不是純粹的小農經濟。一是小農戶已經不是自給自足,產品已經非常市場化。二是小農戶已經不是單槍匹馬的分散的個體,正在結盟,正在組織化,是大農中的小農。三是小農戶已經不是傳統的耕作方式,現代的理念、現代的技術、現代的設施、現代的管理都已經引入經營中。四是小農戶已經不是全部包攬生產的各個環節,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好多生產環節已經讓位於社會化服務組織。比如收割,農業部出台了一些政策,激勵農民購買了50多萬台收割機,基本解決了我國農作物的機械化收割問題。五是小農戶已經不再封閉保守。現在已經把新理念、新技術都引入經營管理之中,並且實現了“接二連三”的三產融合發展。六是小農戶已經不是隻種自家的土地,正逐步實現經營的規模化。所有這些特征都說明小農和過去不一樣,已發生很大的變化,中國的小農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在構建新型經營體系、培育新型主體時,一定要認清家庭經營才是主體、主力和主導。

創新與守舊

創新與守舊問題屬於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技術結構問題。我們正進入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嶄新時代,但是在創新的過程中,優秀的傳統要守得住、守得好。“農業+互聯網”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現在互聯網已經對各行各業產生了強大的沖擊。各行各業的業態都在互聯網的作用下進行重新組合,新的業態都在不斷變化。互聯網經歷了從工具渠道、基礎、設施,再到產業發展歷程,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個互聯網經濟體。誰加入這個經濟體,就能從中獲得豐厚的回報。

互聯網既有生產力產生變革的技術革命特征,又有使整體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革的產業革命特征。互聯網具有這兩個復合型的特征,反映在農業領域,就是大大推進了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互聯網為農業三產融合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可以實現產業價值的整體提升。互聯網促進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結合,互聯網是虛擬經濟,它必須是以實體經營為基礎。今天人類特別是農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就是后喻文化的新時代。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把文化分為三階段:前喻文化、並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就是農業社會時代,農業文化傳承就靠先輩的經驗積累,然后向后輩傳遞。到了工業時代,叫並喻文化,就是技術可以在同代人裡傳播,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的經驗積累。到了今天的信息時代,叫后喻文化。科技高度發達,年輕人比老年人思維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既然農業已經進入了后喻文化時代,那就需要年輕人發揮主導作用。這個背景下,農業的生產經營更要把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結合好。互聯網可以實現線上與線下的互動、互聯、互通,這是推進農業產業革命的一個關鍵功能。農業技術的傳播過去需要面對面、手把手。如今,農業科技的推廣可以利用線上線下的互動超越時空對話,今天網絡發達,在北京可以了解美國的技術,跨越時空。互聯網搭建了大工業化生產和大商貿化流通的雙層結構,世界上所有的工廠都是互聯網的工廠,世界上所有的商品都是互聯網的商品,這個雙層結構連成一體,網羅天下,無所不包,無所不在。農產品生產加工與銷售在這個雙層結構中融為一體。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沈王一、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