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街道城市社區、浙江寧波、服務青年及維護青少年權益、擴充工作力量、IN青年服務圈、聯合聯動強活力
明樓街道地處江東區西北角,轄區面積3.6平方公裡,下轄10個社區,常住人口5萬,流動人口約1萬。目前,街道團工委下轄1個機關團組織,10個社區團組織,44個“兩新”組織團組織,轄區常住青年人口約3700余名。為了破解基層團組織服務力量不足、服務資源短缺、服務方式單一等難題,街道團工委以區域化團建為統攬,採取了“社區+兩新組織”、“1+N”團建聯動幫建“樓宇企業聯合組建”的團建抱團組建方式,探索知識型、互融型、關愛型等組織生活日模式,建立“IN”青年生活圈,努力打造了基層活力團組織,著力提升團的教育引導、服務發展、社會服務、促進成長和組織凝聚功能。先后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市級先進團組織等榮譽,2014年5月,團中央區域化團建工作調度會在寧波召開,明樓街道團工委成為團中央區域化團建工作的觀摩點,受到了各方的肯定和贊許。
一、源起
江東區明樓街道是“寧波東外灘”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全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核心區域,區域內青年群體規模較大,構成較為復雜,流動性較為頻繁,青年服務的需求也較為多元,團建工作的動力與壓力兼具。為了突破基層團組織服務力量弱化、工作合力不強,活動效果不好的發展瓶頸,2014年以來,街道團工委謀劃組建區域共青團共建委員會,搭建社區、企業、學校等團組織溝通交流平台,並按照“CPU”法則將共建委員會進一步進行細分,深化團建細胞融合。依托共建委員會,統籌用活區域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特色活動指導,深化了青年群眾的引領和服務工作,提升了共青團工作影響力,吸引力。
二、做法
(一)創新組織體系,夯實街道團建工作基層基礎。
一是構筑“一心多元”的團建組織體系。在屬地化原則的基礎上,街道團工委注重吸納區域內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到團建和青少年工作中來,成立了以街道團工委為主體,和豐黨群服務中心、頤高數碼廣場、曙光中學等企事業為共建單位的街道區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員會,並在街道團工委設立秘書處,具體負責日常統籌、指導和協調,發揮各單位的優勢和作用。共建委員會實行輪值制度,由秘書處每季度牽頭召開共建委員會聯席會議,委員單位每季度選派輪值單位出席共建會議共同商議謀劃轄區青少年工作,並協同組織開展當季度轄區青少年活動項目。二是建強街道團工委直屬團組織。堅持黨建帶團建原則,結合青年集聚特點和區域共建單位、非公企業現狀,探索採取了“社區+ 共建單位”融合聯建、“社區+兩新組織”聯動幫建、“龍頭企業+微小企業”抱團組建、“產業行業”聯合組建、“樓宇企業”毗鄰組建、規模企業獨立組建六種團建模式。截止目前,街道已有和豐創意廣場1個區域團委,文化創意行業等3個行業團總支,新東方、杰艾人力資源等12個特色兩新團支部,實現了團的組織和活動對青年的有效覆蓋。三是激活區域化團建基層細胞。根據區域資源和青年分布實際情況,以社區行政區劃為基礎單元,原則上以1個社區(community)+多個共建單位(position)+多個青年社會組織(union)為三大核心要素(簡稱為“CPU”網格劃分法)進行團建網格劃分,將整個街道劃分為11個團建網格。為直觀掌握網格基礎情況,網格內實行“IP”工作法,即用4個不同數字表示網格序列、青年數、團員數和青年自組織數。為了深化網格服務功能,每個網格都有內部自有服務團隊和外部區域服務團隊,承擔著基本服務和專業服務功能。
(二)創新共建模式,深化街道團工委樞紐功能。
一是培育青年社會組織。依托網格聯系優勢,按照創業型、娛樂型、公益型等不同類型開展排摸登記,共對16家社會組織進行建檔。積極發揮樞紐作用,運用聯系、服務、引導“三大”手段和提供活動場地、業務指導、承接項目、舉薦人才等“四項”服務,與它們建立“伙伴關系”。對青年社會組織實行差異化服務和管理,對於草根性、初創型、具有培育潛質的青年自組織,面臨缺少活動經費、資金運轉困難等問題,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給予經費資助,扶持其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帶動組織成長和發展﹔對於已經具備相應條件、趨於成熟的青年自組織為其無償提供共享服務空間、辦公場地、政策指導、業務培訓等服務,助推青年自組織健康成長。今年以來,累計定向向青年社會組織“發包”工作項目9個,提供“四項”服務累計50多次。二是培養青年骨干領袖。通過推薦選舉等方式從社區、學校、青年社會組織、非公企業等共建單位吸納12名優秀年輕同志作為街道團工委兼職委員,並擔任網格指導員,積極推薦其參加省市區兩級青年骨干培訓。針對轄區文化創意人才集聚的特點,協同和豐設計師、區文化創意青年人才聯盟等青年社會組織和杰艾人力、伯樂遇馬等共建單位,定期組織開展創意沙龍、創業論壇等活動,以共建的力量促進區域青年骨干發展成長。三是推進團建資源共建共享。通過發揮青年工作共建委員會的聯系、動員作用,打造明樓青年“IN”生活圈,30余家企業為青年提供免費或打折服務。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由好樂迪量販KTV、瑞福利台球會所等青年喜聞樂見的場所,提供定時、定點的免費服務清單。此外,通過資源整合,建成全區首個集共青團業務、志願公益、社會服務等於一體的區域化青年服務陣地——和豐•青年匯。四是建立協同工作機制。在區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員會的協調下,逐步建立完善教育培訓聯動、議事協商聯動、工作陣地聯動、品牌創建聯動、活動開展聯動、人才培養聯動為主要內容的“六聯動”機制。去年,在街道和和豐創意廣場投資經營有限公司的聯動共創下,廣場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成功創建為“省級青年文明號。
(三)創新服務載體,推進街道團建青年品牌建設。
一是針對青少年權益維護需求,推進青春護航工程。成立街道+社區+園區(樓宇)的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站體系,以“青少年彩虹公社”為服務載體,推進以“春風綠苗、甘泉潤苗、愛心助苗、陽光護苗、生態育苗”為主要內容的護苗行動,並開展“生活加油站”就業幫扶和指導、“成長助力營”自護培訓和體驗訓練等活動,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生活幫扶、心理干預、行為引導、文化嵌入、環境淨化等六大服務。今年以來,累計服務青少年800人次,對60余個特殊青少年開展了點對點個性化服務。二是面向企業和青年發展需求,推進青春人才工程。發揮街道區域青年工作共建委員會的資源優勢,為企業和青年的雙向選擇搭建平台,促進青年和企業“雙發展”。針對轄區企業對青年人才的不同需求,組建和豐人力資源經理人俱樂部,共享人才信息,定期組織開展經理人論壇,交流工作經驗和市場信息。依托伯樂遇馬創業俱樂部的良好氛圍,為創業青年提供政策咨詢、創業指導、貸款接洽等服務。依托杰艾人力資源公司專業優勢,為在畢業未就業大學生打造“夢翔計劃”,提供觀念引導、信息輸送等9大量身定制服務。目前,“夢翔計劃”已幫助街道21人實現就業,就業率達95.2%。三是針對特色產業發展需求,推進青春創意工程。注重吸引和凝聚區域內文化創意、藝術設計等專業人才,在全市率先成立文化創意青年人才聯盟,定期組織開展文化創意沙龍、作品賞析等活動,助推產業發展。通過聯系、服務和政策引導,吸引了和豐設計師青年社會組織的入駐,為區域產業發展留住高端設計人才。邀請部分專業青年人才,有針對性地開展和豐手繪地圖制作,打造升級版城市青年民生導航圖。四是針對社會公益發展需求,推進青春志願工程。利用青年綜合服務中心這一陣地優勢,定期在珍珠貝、轎辰汽車文化館等場地組織開展志願服務對接會、“相約新城”公益交友等活動,逐漸打響“公益和豐”志願品牌,在頤高數碼廣場、驚駕社區、慶豐社區等地組織開展志願集市,促進志願服務項目、資金、人力等的雙向對接,建立健全區域公益活動長效運行機制。今年已對接志願服務項目9余個,累計資金10多萬元。
三、創新啟示
街道團工委打破行業、層級、所有制界限,建立團組織,寧依托街道團建工作委員會,將區域化團建工作不斷推向深入,發揮了揮樞紐作用,延伸了團組織工作手臂,增強了團組織活力。一是創新了團務服務平台。將原本單個團組織服務固定團員青年的資源進行整合,形成資源互補,活動互促,在服務上具備放大效應,增強了基層團建工作合力。二是形成互動的對接機制。街道土團工委借助共建委員會這座橋梁,構建起一個信息互通的服務平台,一方面將眾多團員青年訴求進行有效收集,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推進服務力量的增強,實現了供需服務有效對接。三是實現了密切團員青年。堅持問題導向、服務導向,通過開展各類有吸引力的團組織活動,吸引團員青年參與團建工作中,形成了“要我參加”到“我要參加”的良性循環。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