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思想縱橫)

勇於作出創新性理論概括

馬宏偉

2016年01月08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勇於作出創新性理論概括(思想縱橫)

  近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熱詞。有人認為,中央提出供給側改革表明我們放棄了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轉向供給學派的主張。之所以會出現這種似是而非的觀點,根子在於有些人習慣於照搬套用別人的理論來分析自己的實踐、解決自己的問題,沒有勇氣也不善於作出創新性理論概括。

  顯然,我國以前實行的經濟政策並非凱恩斯主義。凱恩斯主義屬於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主張在經濟蕭條時通過擴大投資刺激經濟,但投資可以是組織工人挖溝再填上這樣的無效投資。而我國前些年的擴大投資,主要是投資於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社會發展薄弱環節等,既有利於當期擴大需求,又有利於經濟社會長遠發展。這已經超越了凱恩斯主義。因為我國作為發展很不平衡的發展中大國,經濟社會各方面還有很大發展空間,投資遠未飽和。現在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明顯不同於供給學派。供給學派主張從供給角度分析經濟、穩定經濟,主張減稅,但反對政府干預經濟、反對產業政策。這與我們強調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產業政策要准”根本不同。還應看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同時依然強調“適度擴大總需求”,這也與“從凱恩斯主義轉向供給學派”不搭界。

  可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而不是對別人理論、做法的模仿翻新。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就會誤讀中央決策部署,就會誤導社會公眾,造成不良后果。這表明,立足自己的實踐作出創新性理論概括是多麼重要。

  作出創新性理論概括,是國情使然。中國是歷史悠久的大國,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五千年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同時,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最大的經濟體制轉軌國家、最大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在這樣的國家搞建設、搞改革、搞發展,照搬任何人的理論、模式、經驗都是行不通的,必須從我們自己的實際出發,走自己的路,作出自己的創新性理論概括。

  作出創新性理論概括,是問題倒逼。今天,人類社會的復雜程度遠超以往,發展變化之快遠超以往。從國際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大潮奔涌向前﹔從國內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齊頭並進。應對這種前所未有之大變局,解決全新的經濟社會問題,老理論不管用,別人的理論不適用,必須作出自己的創新性理論概括。

  作出創新性理論概括,是時代呼喚。當今時代,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層出不窮,技術信息每兩年增加一倍,一個大學一年級學生所學的知識到三年級就有一半會過時。3D打印、無人駕駛汽車、雲計算……這些新技術新發明必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但仍有專家認為,20年后最偉大的產品現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處在這樣一個傳統與現代快速更替的年代,隻有不斷作出創新性理論概括,才能趕上時代、走向未來。

  作出創新性理論概括,並非閉門造車、另起爐灶,而是在吸收借鑒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對新實踐提出的新問題作出時代化、本土化解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重大創新就包含前人探索的成果,但同時,它又是立足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創新性理論概括、前瞻性政策安排。它找准了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病根,即產能過剩嚴重,存在大量無效供給,而有效供給不足,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變化,無效供給佔用著有效供給的資源﹔開出了對症的藥方,即進一步打破體制機制障礙,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進而實現優勝劣汰、市場出清,提高供給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