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苑論衡)

謝地坤:當代哲學發展的世界圖景

2015年08月10日08:1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當代哲學發展的世界圖景(學苑論衡)

  海納百川是中國哲學發展的應有胸襟。我們應學習一切世界優秀文化,從當代哲學發展的世界圖景中思考中國哲學發展問題。這有益於推動中國哲學發展進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理論支撐。

  當代世界哲學發展的基本格局

  近代以來,西方文化處於強勢地位。可以說,現代哲學學科體系就是按西方哲學的模式發展而來的。中國傳統文化中雖然有豐富的哲學思想,但直至100年前,才按照西方的模式建立起現代意義上的哲學學科。然而,東西方文化和哲學發展畢竟各有特色與優勢,這就決定了當代世界哲學發展不會定於一尊,而是呈現求同存異、各展所長的態勢和格局。

  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構成哲學研究的主題。在東西方文明史上,在當代各國哲學中,雖然出現了不同的觀點、理論以及與之相應的不同流派,但不論哪一種哲學,均以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為研究對象。不同哲學觀點不僅相互影響、相互交叉,而且在其深層內涵上具有共同性。正是因為人類對本體論、認識論、人生觀等基本哲學命題的不斷探索,才使世界哲學發展呈現一以貫之的特性。我們討論當代哲學發展的世界圖景,必須闡明這種獨特的性質,因為這正是世界哲學不斷前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在當今世界已變為“地球村”的大勢下,任何一個國家或民族的哲學都不可能封閉發展,而是相互影響的。

  不同哲學流派之間交融互鑒增強。如果說20世紀西方哲學的一個主要特征是形成歐洲大陸的人本主義哲學與英美科學主義哲學或分析哲學的分野,那麼近幾十年來,這兩大哲學傳統之間的鴻溝已然縮小。一些英美哲學家提出,那種認為可用一種邏輯方式來揭示語言結構並能代替傳統哲學的觀點是錯誤的,不符合當今世界哲學發展的大趨勢。同時,一些歐洲大陸的哲學家也注意學習和吸收英美分析哲學的方法,其語言表述和論証都比西方近代哲學要嚴密審慎。這表明西方哲學家正在應用新方法、新理論。這方面的具體表現,在美國是新實用主義的回歸,在歐洲大陸是高度重視實踐哲學的研究。此外,政治哲學、經濟哲學、文化哲學、社會哲學、法哲學、生態哲學等應用哲學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公正、合理性、現代性、生態倫理、男女平等問題成為當代世界哲學研究的熱門話題。

  當代世界哲學發展日益多元化。從總體上看,當代各國哲學發展各具特點、異彩紛呈。比如,20世紀末法國哲學關心的是西方社會邊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命運,當下法國哲學則更關心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況。當代德國哲學仍然秉承批判哲學的傳統,一些哲學家對當代西方國家的政治架構提出一系列批評,認為科學技術是能夠充分反映民意或公意的﹔但政客們為了自身利益舍棄這些新技術,仍然企圖用議會黨團來控制選舉。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最近的哲學研究有一個特點值得注意,就是注重不同宗教信仰和民族沖突問題,其原因在於不斷有北非移民前往那裡。不同民族生活在同一空間,但由於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不同,就會帶來一些矛盾和思想沖突。它們又與哲學問題混雜在一起,促使這些國家的哲學家認真思考、分析、解決這些矛盾和沖突。

  當代世界哲學發展的主要特點

  從學理上說,當代世界哲學發展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更加注重哲學理論與現實社會的關系。當代哲學家很少像近現代哲學家那樣去構造龐大的哲學體系,而是更加注重運用基本理論分析社會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當代哲學很少像過去那樣試圖以各種不同的理論范式和方法去尋求事物本質、闡釋絕對真理,而是以某個重大問題為研究焦點,賦予哲學理論以具體、規范的實踐內容,使得哲學理論不再那麼空洞無物,而是具有很強的現實相關性。在這個問題上,德國哲學家霍耐特建立在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基礎上的“承認”理論、斯洛文尼亞哲學家齊澤克將精神分析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結合起來的學說,就是一種很有代表性的新理路,其核心做法是把原有的哲學原理與現實問題的探討結合在一起。

  更加注重科學技術對哲學的影響。當代物理學、生物學、網絡技術等,均對原先的哲學理論構成挑戰,同時為當代哲學發展創造條件。當代物理學家關於暗物質、反物質的實驗結果,就要求人們對“物質”這個最基本的哲學概念予以新的闡述。而電子芯片技術的發展,則推動了當代心智哲學研究:人們在實驗室裡將芯片置入人體,然后觀察芯片對人的心理、精神產生的影響。大數據是當下的熱門話題,有的哲學家注意到大數據對哲學認識論、方法論、道義論帶來的沖擊,認為大數據不僅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舊的價值觀念,而且會帶來思維方式的變革﹔我們在承認大數據可以使人類對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的認識更快捷、更微觀,對事物運動規律的認知、預測能力大大增強的同時,還要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一些大數據分析隻講事物的相關性,不講事物的因果性﹔隻講事物的普遍性和當下性,不講事物的特殊性和永恆性﹔隻講行為的有效性,不講行為的動機﹔等等。這表明人們應對大數據分析可能出現的負面問題保持警醒。

  哲學研究顯現出專業化、經驗化的傾向。哲學已經不再堅持原有的追求形而上學的元理論模式,而在很多方面越來越專業化、經驗化,其研究常常展開於一些具體的案例中。年輕一代哲學家認為,哲學隻有與各門具體學科結合在一起,才能為某一學科、某一領域質疑現狀、分析問題、描繪視界﹔哲學不能再固守自身獨特的價值而置具體事實於不顧,而應追求它在其他學科或科目中所具有的工具性價值﹔哲學不再是“純粹的”,而要與活生生的現實世界結合在一起。當前熱門的政治哲學、社會哲學、生命倫理學、環境倫理學等,皆是這樣應運而生的。因此,很多哲學家認為,哲學工作者要積極參加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問題的討論,不能由於缺乏專門知識而被排斥在外。如今,“純粹的”哲學家在一些國家已被視為例外,甚至被視為落伍者。

  對中國哲學發展的啟示

  當代世界哲學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中國哲學發展帶來諸多啟示。舉其要者,有以下幾點。

  培養世界性視域,不能局限於單純的民族視域。現代科學技術已經把世界連成一個整體,完全局限於國家或地區的狹隘民族主義,對中國哲學發展來說是不合時宜的。隻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虛心學習一切先進文化,才能更好地發展我們自己的哲學。

  從以知識體系意識為主導轉向以問題意識為主導。當代世界哲學發展的主流啟示我們,不能把哲學做成“象牙塔”內的學問,不去研究國家、社會的現實發展問題。從中國哲學的整體發展來看,要以現實問題為導向。這不僅能使哲學研究有助於解決社會現實問題,而且能帶來新的學術建構觀念,促進哲學學科本身的發展。

  打破學科分野,促進哲學和其他學科的交叉與融合。當代中國哲學工作者在弄懂哲學各二級學科基本知識的同時,還需主動學習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特別是對當代自然科學的重大突破有所涉獵,努力促進哲學和其他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哲學是一門百科全書式的學問,沒有廣闊視野和深厚積澱,對重大問題的回答就不會周全。在這方面應以先賢為榜樣:在哲學史上留名的大哲學家們,大都是學富五車、深諳多門知識的大學問家。我們一定要見賢思齊、奮起直追,以不辜負這個偉大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

  制圖:張芳曼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