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苑論衡)

季乃禮:創新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視角

2015年08月03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創新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視角(學苑論衡)

  研究任何一門哲學社會科學,觀點創新都是重要的。對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來說,觀點創新可以有兩條途徑:一是發掘更多還未掌握的歷史資料,二是創新理論研究視角。就當前研究狀況來看,對資料的挖掘、搜集已經頗為充分,通過資料創新達到觀點創新之路比較困難。那麼,我們可以借鑒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優秀成果和方法,通過創新理論研究視角來實現突破。

  馬克思主義既是中國政治學的重要指導,也是其重要來源,這構成了中國政治學的特色。這一特色同樣體現在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上。新中國成立以來,一些學者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史,取得了很有價值的研究成果。最典型的是侯外廬主編的《中國思想史》、徐大同主編的《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劉澤華等發表的一系列論著。這些研究注重社會背景與思想的結合,在社會背景下關注政治制度演變、社會經濟發展以及階級矛盾等。

  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研究的一些成果、方法、視角,也值得我們借鑒。比如在西方政治制度研究中佔主流的新制度主義理論。在新制度主義研究的視野中,“制度”的涵義更加寬泛。政府的組織形式、政黨的結構等,行為規范、准則、慣例等,還有一些屬於思想的內容如信念、符號、認知模式等,都被納入研究范圍。傳統上我們認為政治制度對政治思想是有影響的,而新制度主義則直接告訴我們,制度本身就蘊含著思想。又如西方政治心理學,其雖有行為主義學派和精神分析學派之分,但兩者都承認社會環境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同時人的心理和行為對社會環境也有反作用。這對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啟示是:我們不應該僅僅關注政治思想本身,也應看到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行為三者之間的互動。

  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如何吸收整合優秀學術研究成果,為創新中國政治思想史理論研究視角提供借鑒?我們不妨提出政治制度思想的視角。政治制度思想應著力於探討政治制度與政治思想之間的互動。具體來說,它研究政治制度是基於什麼樣的政治思想而建構的,政治制度形成之后對政治思想又有何影響。

  以往,我們習慣於在制度研究與思想研究之間劃定一道明顯的界限,這導致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研究的相互隔離。然而,制度和思想並非相互割裂,而是相互作用的。制度構建環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影響,而學者和決策者的思想也影響和推動政治制度發展。同時,制度和思想也有相互重疊的區域,即制度中的思想。政治制度思想的提出,有助於認識當時決策者和思想家的真實意圖,同時為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編寫提供新視角。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豐富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內容。傳統上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對象是政治哲學、政治倫理、治國方略等,基本不關注政治制度。其實,政治制度中也蘊含著大量思想的內容,我們應該關注、分析政治制度中體現的思想。

  增加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研究維度。政治制度思想探討制度與思想的互動,即制度—言行—思想,或者思想—言行—制度,這給中國政治思想史提供了新的研究維度:其一,制度建構的環境對思想家的影響﹔其二,由思想家的行為推斷其思想、觀念﹔其三,從思想家對制度、政策的影響來推斷其思想、觀念。歷史上一些思想家尤其是那些身居重要官職的人對當時制度、政策制定有不小的影響力,我們可以從蘊含在這些制度、政策中的思想來推斷他們的思想、觀念。

  解決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存在爭議的一些問題。從政治制度思想的視角看待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些謎團,或許能夠消解爭議、得到共識,並對片面的觀點進行修正。比如,對待“漢末清議”,傳統觀點認為是士人的集體自覺,但深入分析當時的制度環境可以看出,當時的太學、家族制度以及察舉形成的門生、故吏制度為士大夫對抗皇權提供了支持,這正體現了制度建構的環境對思想家思想、觀念產生的影響。

  (作者為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