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刷新見解)

形成穩增長的系統合力

馮大力 李后強

2015年06月29日08: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形成穩增長的系統合力(刷新見解)

  當前,我國經濟在合理區間平穩運行,但下行壓力較大。如果把我國經濟比作航行在世界經濟大海中的巨輪,那麼,其前行速度和平穩程度就是內部動力與外界力量等多重力量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實現中高速平穩增長,需要打好“組合拳”:內力上突出可持續性,外力上注重可借助性,進而形成穩增長的系統合力。

  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任何經濟舉措都會產生強大慣性、釋放巨大能量。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實現穩增長,必須升級“發動機”,增強內部可持續性動力。

  向改革創新要動力。改革是助燃的催化劑,創新是經濟“發動機”的點火器。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就能最大限度地增強發展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氛圍,就能最大程度地激發社會活力。

  向擴大內需要潛力。擴大內需就是給經濟“發動機”持續提供優質能源,提高其運行效率。應堅持政策托底、改善預期、杠杆撬動等多措並舉,通過多渠道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等,增強消費信心和動力,發揮消費拉動經濟發展的基礎作用。調優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益,發揮投資對經濟發展的關鍵作用。通過改革稅制、減輕企業負擔、啟動資本市場等,更好地撬動內需。

  向結構調整要可持續力。結構調整就是改進經濟“發動機”的運行機理,實現提質增效升級。我國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部署“中國制造2025”,聚焦十大重點領域,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調整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同時,調整區域結構,積極推動各地分工協作和共同發展。調整市場結構、進出口結構等,實現國內外市場互聯互通。這些舉措將有力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

  穩增長必須把好“方向盤”,主動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要求,在國際國內大格局中思考謀劃,處理好國際與國內、速度與質量、功能與結構、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把外部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轉化成可以借助的發展動力,整合成與內在動力有機結合的穩增長的系統合力。

  提振社會信心。社會信心是順利推進改革創新的基本保障,是穩增長的重要動力。社會信心來自政府駕馭經濟能力、居民收入增長、社會保障完善、市場良好預期等。反腐的堅定推進、政府問責的加強、司法體制改革、醫療和教育體制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等,是增強社會信心的有效舉措。

  加強調控監管。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實現穩增長,必須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市場不是萬能的。政府介入市場的目的並不是代替市場,而是熨平市場波動、提高市場效率。為此,應在堅持區間調控的同時,更加注重定向調控和預調微調。經濟下行壓力大的時候,尤需政府監管到位。應以強監管保障穩增長,筑起防范系統性風險的“防火牆”。

  加強國際合作。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舉,實現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設備和信息等雙向互聯互通,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共同發展。建設“一帶一路”、籌建亞投行、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務實舉措,必將奏出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時代最強音。

  (作者單位: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