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苑論衡)

趙家祥:完整准確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2015年06月08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完整准確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苑論衡)

  制圖:蔡華偉

  馬克思曾針對一些歪曲其思想的所謂“馬克思主義者”作出嚴正聲明:“我隻知道我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恩格斯也說過:“一個人如果想研究科學問題,首先要學會按照作者寫作的原樣去閱讀自己要加以利用的著作,並且首先不要讀出原著中沒有的東西。”我們應堅持這些論述所體現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原原本本地研讀和闡釋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此基礎上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規避幾種不正確的解讀方式

  我國學者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態度總體上是端正的,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解讀總體上科學有效。但毋庸諱言,當前學界在這個問題上也存在一些需要努力規避的不良傾向。

  教條主義地對待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這一點與蘇聯學者的影響不無關系。蘇聯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在搜集、整理、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方面作出了較大貢獻,這是必須承認的。但由於受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他們在一些方面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作了不符合甚至違背經典作家原意的解讀,對馬克思主義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作了不准確的闡釋,沒有很好地根據時代的變化、實踐的發展、科學的進步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教條主義地對待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傾向比較突出。蘇東劇變以后,我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在很多方面克服了蘇聯學者的消極影響。但由於蘇聯學者對我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影響較為深遠,不同學者對蘇聯馬克思主義研究成果的評價也不盡一致,一些消極因素至今仍影響著我國一些馬克思主義學者。

  全盤接受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西方學者在研究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過程中,既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和有益的研究方法,也提出了諸多曲解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不正確的研究方法,有些持敵對態度的西方學者甚至惡意攻擊和歪曲馬克思主義。我國有的學者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和西方馬克思學的功過是非研究不夠、辨別不清、判斷有誤,把其中一些錯誤觀點和研究方法當作對馬克思主義的創新加以接受,甚至大加渲染、極力模仿和提倡,言必稱“西馬”。不加辨別地運用“西馬”的觀點和方法,必然造成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誤讀或曲解。

  簡單套用現代西方解釋學的觀點和方法。現代西方解釋學對於經典著作解讀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觀點和方法,但其中一些觀點和方法需要理性辨析。例如,它認為文本意義是通過讀者理解生成的,沒有不依賴解釋者而存在的文本意義﹔不同讀者對於同一文本的理解不相同,沒有一種“標准答案”。這就是說,即使文本有自身的意義,讀者也無法把握﹔理解的目的不是把握文本的本意,而是生成文本的意義。按照這個觀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就沒有不依賴於讀者而自身固有的意義。這樣去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必然導致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令人莫衷一是。

  過度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一些概念和觀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一些觀點,本來是條分縷析、明白易懂的。但有的學者可能是為了聯系我國實際,也可能是為了對馬克思主義進行所謂創新,主觀地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不同時期、不同著作中的論述聯系在一起,對其中的一些概念和觀點作過度解讀,把一些原來明白易懂的觀點弄得晦澀難懂甚至面目全非,使人不知所雲。

  片面理解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我國有的學者不能根據經典作家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和他們當時面臨的實際問題去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而是簡單運用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提出的思想和觀點來分析我們今天面臨的形勢和實際問題。這就難免犯“刻舟求劍”的錯誤,誤讀或曲解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原意。

  積極探尋科學解讀路徑

  如何積極探尋科學路徑,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寫作的原樣”去解讀他們的著作,防止對經典著作的誤讀或曲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把“史”“論”“著”有機結合起來。我國高校大多數哲學院系設有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哲學原理、哲學經典著作選讀三門基礎課,而且由不同的老師講授。這種課程設置的弊端,在於把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分為不同課程。這樣導致講授哲學原理的老師,往往不太重視對哲學史和哲學經典著作的研究﹔講授某一本或幾本哲學經典著作的老師,又不太重視對哲學原理、哲學史和其他哲學經典著作的研究。這種肢解統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做法,很難全面系統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甚至會造成各種誤讀或曲解。因此,高校哲學院系可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三門基礎課合並為一門,以講授哲學經典著作為重點,使學生通過學習和研究哲學經典著作掌握哲學原理、哲學史,全面准確、深入系統地掌握和解讀馬克思主義哲學。

  把馬克思主義各組成部分有機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者相互滲透、相互補充,構成統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一旦離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就會蛻變為空想社會主義學說﹔政治經濟學離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離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就會跌入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懷抱。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很多著作,都是把這三個組成部分融為一體的。如《資本論》既是一部政治經濟學著作,也是一部哲學著作和科學社會主義著作,是把三個組成部分融為一體的典范。我國學者在學習、研究、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應把馬克思主義各組成部分有機結合起來。

  編寫一批馬克思主義“專題史”教材。我國已出版了一批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經濟學說史、政治學說史、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教材。這些均可稱為“通史”教材。在我國很少見到就馬克思主義某一基本原理而撰寫的發展史教材,暫稱之為“專題史”教材。隻有“通史”教材而沒有“專題史”教材,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是不利的。如高校哲學院系在本科生階段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到碩士研究生階段仍講授此“通史”,這隻能有量的擴張,不可能有質的飛躍。因此,高校哲學院系可編寫一批馬克思主義哲學“專題史”教材,如唯物主義各種形態的演變史教材、辯証法各種形態的演變史教材、哲學基本問題的發展史教材等。也可以在本科生、研究生階段分別講授馬克思主義發展“通史”和“專題史”,使教學由淺入深、由通到專,從而幫助學生全面、准確、深入地學習和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搞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近些年,我國編寫出版了一批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教材。但大多數導讀教材有個通病,就是簡單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材中的概念和觀點,來說明和解釋經典著作中的相關概念和理論闡述。這種做法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容易把馬克思主義基本概念和原理簡單化、教條化、凝固化﹔容易脫離經典作家個人的特點、風格和氣派,以及其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具體歷史背景、學術背景和語境,難以准確把握其原意。某部經典著作或其中某些篇章,本來是用一系列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闡明一個基本原理,有的導讀教材卻把這些基本觀點分隔開來、孤立起來加以論述,使讀者看不出經典作家論述的各種觀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因此,應改進指導思想和寫作方法,寫出一批高質量的導讀教材,幫助青年學生和黨員干部學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基本原理。

  用發展的觀點對待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發展著的理論”。他們在每一時期的理論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針對當時需要回答的特定問題講的,因而都具有相對性,都隻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范圍內適用。我們不能將其看作在一切條件下和一切范圍內都適用的絕對真理,看作一經形成就永恆不變的僵死教條。如《資本論》是馬克思最為成熟的理論著作,而對於這部科學著作中的理論觀點,恩格斯也認為不能把其絕對化,而應把它們看作是相對的。這充分說明,任何理論都是時代的產物,都具有時代的特點。馬克思、恩格斯是與時俱進的典范,他們總是根據時代和實踐的變化、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反思自己提出的理論,克服自己理論的時代局限性和歷史局限性,不斷把自己的理論推向前進。我國學者應秉持這種態度,用發展的觀點對待馬克思主義、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作者為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教授)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