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美學緣何“有高原、無高峰”,有深度、無熱度

張首映:美學的“拉動”與飛躍

2015年05月28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美學的“拉動”與飛躍(學科走向)

  今天,中國美學的研究成果,數量規模遠遠超過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遠遠超過西方,出現世界美學史上罕見的“高原”景象。這種景象還會持續下去。同時出現這麼一種情況:“有高原、無高峰”,有深度、無熱度﹔由此產生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有高原、無高峰”,有深度、無熱度?

  經濟學上有一個極具形象思維的形容詞,叫“拉動”。經濟由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來“拉動”。中國經濟過去曾由投資和出口為主“拉動”,現在希望這“三駕馬車”同時發力,得到一體“拉動”。50年代美學被“熱”、80年代“美學熱”,原因眾多。被“熱”,主要是外部要“熱”﹔主動“熱”的,則是自己創造的,滿足社會普遍需求。主動創造又能滿足社會普遍需要,必然溢出“拉動”效應。學術上會形成一門學科“拉動”其他學科。80年代“美學熱”“熱”就“熱”在這裡:美學“拉動”哲學和藝術、“拉動”相關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乃至“拉動”相關自然科學。

  美學“拉動”哲學和藝術是本分。古典哲學主要念“真善美”的“三字經”,“真”由本體論和認識論解決,“善”由倫理學探究,“美”由美學或審美學專事。后來哲學研究“真”多於“善”和“美”,治理“善”又相對多於“美”。80年代“美學熱”,將三者“拉平”,哲學出現結構性調整,三者回歸平衡,不再“一邊倒”“一根筋”,“真善美”這個永恆價值有了平衡三者關系的哲學作理論支撐。而且,“以美啟真”“以美揚善”,有人企圖從美學構建哲學,大有當年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氣勢和架勢。

  美學研治對象包括藝術,有的還以藝術為主,用專業思想理論“拉動”文藝發展成為職責職守,“正當防衛”,文藝界對美學的直接依賴超歷史預期。美學家門庭若市,文藝家紛紛找美學家討論文藝如何深化審美、怎樣按照美的規律從事美的創造。文藝所含10來個門類,如文學、美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電視劇、建筑、曲藝、攝影等,無不向美學學習、向美學靠攏,以美學冠名的文藝理論著作汗牛充棟,有時出現一部美學著作銷售幾十萬冊的盛況。文藝類報刊打美學招牌的,或專版或專欄,趨之若鹜,畫一幅“清明上河圖”,描繪這種盛景,不會有過。

  美學對人文社會科學的“拉動”超專業期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文章發表后,中國出現思想大解放,美學作為哲學一分子,具有無遠弗屆的普遍性優勢,在哲學法學經濟學諸多領域尚未開禁時,美學一馬當先,配合人們精神上要求多樣化、美化的“意識流”,成為學術領域思想解放的開路先鋒。哲學美學、倫理美學、歷史美學、心理美學、新聞美學、經濟美學、社會美學、勞動美學、生活美學、裝飾美學、生態美學、環境美學等,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費孝通80歲生日說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成為美學時代的理想之歌。

  科技領域,美學原隻涉技術美學。美學在大學由熱變熾,文科不開美學課的,視為保守﹔理工科開不出美學課的,視為落后。錢學森振臂高呼,用形象思維激發邏輯思維,用美學激活科學。科學美學、數學美學、物理美學、化學美學、控制論美學、信息論美學、系統論美學等,飆車一樣呼嘯而出。美學與科技“聯姻”達到歷史高峰。

  這樣的美學時代,有誰不追憶追思!美學對人類文化各領域、人們生活各方面如此的影響力、感染力、提升力,有誰不動容動心!美學如此“拉動”其他學科,史無前例,但願厚積薄發,再創輝煌。

  “拉動”是現象,是本事,是功能,也是本質要素。一門具有人類和世界普遍性的學科理應對人類和世界發揮普遍作用。發揮這種普遍作用,就能拉動其他普遍性不那麼鮮明和突出的學科及專業,促進它們與這些學科的互動聯動,由點及線、由線到面,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形成整體效應。80年代“美學熱”是如此,今天“互聯網+”也這樣。普遍性的對立面是特殊性,專業之“專”在於專精於普遍性基礎上的特殊性,專業性越強,這種專精度和特殊性越強,拘於一隅、忽視和忘卻普遍性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整合失當或未能整合,這門學科的普遍性本質要素被逐漸稀釋和消解,學科整體上的普遍性功能難以發揮,戰役勝利帶不來戰略成功,無法在社會上聳立“高峰”形象和相應熱度。美學由“熱”變“冷”,由“拉動”其他到被其他“拉動”,未能逃脫普遍性規律的制約和制衡。經過否定之否定,充分認識普遍性的重要性,把握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証關系,美學有可能得到升華和飛躍。

  “拉動”的前提是“帶動”。“帶動”的條件是思想和思路。美學作為哲學一部分,是思想性理論性邏輯性極強的學問。哲學界早有“帶著說”和“照著說”的譜系和分野。80年代“美學熱”的一大標志是“帶著說”,用研討馬克思《巴黎手稿》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帶著說”,用19世紀中葉以后西方反古典哲學美學傳統的理論和20世紀思想學說“帶著說”,用新科技理論如控制論、系統論、信息論“帶著說”,用當代闡釋的中國古代哲學藝術理論“帶著說”,美學家如朱光潛、蔡儀、王朝聞、蔣孔陽等用各自創立的理論體系或風格流派“帶著說”,導致新概念、新范疇、新觀念、新思想、新體系奔涌而出,形成“頭腦風暴”和“名詞爆炸”。如此“帶動”,自然出現“啟動”“拉動”“連動”“振動”等綜合效應。21世紀前后是一個思想理論趨於穩定相對飽滿的時期,美學與其他眾多學科一樣,即使那樣“帶著說”,有時也“帶不動”“拉不動”,客觀使然。主觀上,爭取多些、再多些“帶著說”,少些“照著說”“跟著說”“接著說”,追求對人類文化和人們生活的“美智”“美品”貢獻率,不僅“啟動”“拉動”國內其他相關學科,而且“連動”“振動”國際美學界及其他相關學科,也不無可能,實現中國美學在國際空間的新飛躍。

  祖國正步入世界舞台中心,美麗中國得以建設和發展,“綠色化”列入現代化“五化”之一,為中國當代美學打造從來未有的寬廣創新基地。美學再“熱”與不“熱”已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發揮美學的普遍性本質要素功能、“帶著說”等優良品質,為美麗中國增添更多“美智”“美品”,為學科從大國走向強國創造舉世矚目的鴻篇巨制,與其他學科攜起手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奉獻更多智慧和成果。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