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科走向)

萬丹:中國科技哲學在實踐中發展壯大

2015年05月18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中國科技哲學在實踐中發展壯大(學科走向)

  科技哲學是1987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命名的。從學科淵源上說,科技哲學從馬克思主義自然辯証法演化而來,是對自然辯証法學科的繼承與發展。當代中國科技哲學在實踐中產生、發展並壯大起來,也將在實踐中繼續向前推進,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促進自然辯証法基本原則同我國科技發展實際有機結合。自然辯証法學科能在中國發展起來,不僅因為它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在於其學理的內在邏輯與中國實踐相契合。我國學術界普遍認為,新中國成立后,自然辯証法研究對科技界普及和推廣馬克思主義、對科技工作者科學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功不可沒。與此同時,自然辯証法的研究成果也與我國科技實踐中提出的理論需求相符合,主要關注科學技術觀、科學方法論,特別是生產實踐中的辯証法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科技觀指導下,立足於對科技與社會發展關系及其規律的認識和把握,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便領先世界制定了國家的全面科技發展遠景規劃,集中發展國防與國民經濟中最為緊缺的新技術,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吸收借鑒國外先進研究成果中打造自身特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自然辯証法研究除繼續關注科學方法論、怎樣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外,在引進西方科學哲學、技術哲學、自然科學哲學、科學計量學、科學學、科學社會學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豐富和拓展了自然辯証法的研究資源和問題域。正如我國一些學者所指出的,新時期的自然辯証法事業已經完全不同於蘇聯的研究范式,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我國自然辯証法研究注重科技與生產的關系,善於借鑒西方相關研究成果,形成了包括科學方法論、自然科學中的哲學問題、科技思想史、科學學、科技政策、科技創新、科技管理等在內的“大口袋”式的學科群。

  關注世界前沿問題更關注我國現實問題。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科技哲學關注世界科技與社會發展中的前沿問題,更關注我國改革與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在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等方面均有豐碩成果。如在自然觀上,我國學者提出與“天然自然”相對應的“人工自然”或“社會自然”﹔也有學者提出語境論科學哲學,主張在語境的基礎上透視、擴張和構建整個科學哲學的“大廈”﹔還有學者提出科學實踐哲學,主張以實踐優位取代傳統科學哲學的理論優位,建立以科學實踐為基礎的新科學觀,推進科學實踐與馬克思主義實踐觀之間關系的研究﹔等等。此外,中國科技哲學與實踐活動聯系緊密。近年來,知識經濟、風險社會、生態保護、科學傳播等課題進入科技哲學研究視域中,進一步拓展了中國科技哲學的研究范圍。

  在提出和解決科技哲學領域的“中國問題”中開辟光明發展前景。近年來,我國科技哲學界追蹤國際學術界動向,努力推進一般科學哲學、具體科學哲學(認識哲學、生物學哲學、物理學哲學、數學哲學)、科學方法論、現象學技術哲學等方向的研究。此時同時,結合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尚屬發展中國家的最大實際,更多地關注工程哲學、生態哲學、信息哲學、技術創新、技術風險等問題,並在科技與生態的關系、科技倫理、規約科技發展的社會建制、科技政策的理論基礎等課題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更值得關注的是,在實踐中發展起來的中國科技哲學,已為中國學術界對於國際學術界從“跟著說”到“接著說”、再到“對著說”提供了寶貴思想資源。也就是說,我們已經和正在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從具體的科學發展過程、技術發展過程、科技與社會的互動等不同層面提出和解決科技哲學領域的“中國問題”。這些問題並不因為是在中國實踐中提出的,就不具備普遍性意義。普遍性都是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的,從來沒有抽象的普遍性。在具有特殊性的“中國問題”中,正包含著對於其他國家來說也適用的普遍性。這些“中國問題”的解決方案,又得到中國科技哲學所提供的思想資源支撐,其中既有對中國傳統自然觀與科技思想的創造性轉換,又有在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等與國際接軌的學科上的創新性發展,更有在自然辯証法的自然觀、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論研究上的深入推進。

  縱觀當代中國科技哲學走過的歷程,可以說,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部分,中國科技哲學正因為符合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所指出的“人應該在實踐中証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而具有美好的明天。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哲學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