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刷新見解)

建設“跨城區”:省域發展的重要抓手

游士兵 包莉麗 祝培標

2015年04月10日08:2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建設“跨城區”:省域發展的重要抓手(刷新見解)

  近年來,“城市病”成為一些大城市發展的困擾。各地大城市特別是省會城市亟須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其中建設“跨城區”不失為一種值得嘗試的新思路。所謂“跨城區”是相對於中心城區和近城區提出來的,是為了避免城市“攤大餅”式擴張,選擇離省會城市較遠、原來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但有較大潛力、在自然資源或特定產業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特別是交通便利的縣市,推進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建設“跨城區”,可以加快城鎮化進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可以分擔省會城市壓力、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可以縮小城鄉和區域發展差距、促進協調發展,因而可以成為省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建設“跨城區”的理論依據,主要是城市空間擴展理論和區域點軸空間結構系統理論。城市空間擴展理論的核心內容是:在城市建成區之外建設功能相對齊全的新城區,以承擔新產生的城市職能,將城市單一增長核心轉變為多個增長核心。形象地說,這樣的城市不是由一個“發動機”驅動,而是由幾個平行的“發動機”同時驅動。點軸空間結構系統理論探索的是城市重點開發軸線選擇與產業帶建設問題。“點”是指中心城市,“軸”是指鐵路、高速公路、公路、水路等交通線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社會經濟要素首先在“點”上集聚,當集聚到一定規模時,通過線狀基礎設施向外延伸擴散,形成空間結構中的軸線,推動城市進一步發展。此外,還可以通過規劃布局或順應自然條件,在軸線上選擇適宜的地區作為新的城市生長點,從而形成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空間拓展模式。

  根據理論研究,“跨城區”選址應充分考慮以下幾方面條件。首先,候選城區應是鐵路、高速公路、公路、水路等多種交通線路的交匯點。這樣的交匯點擁有交通區位優勢,能夠吸引大量人流、物流、資金流,便於城市運行和對外交流,因而成為城市空間拓展的較佳生長點。其次,候選城區最好位於省域重大投資項目建設地段。大型項目建設能夠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生產生活設施配套完善和第三產業集聚。由於這些項目用地量大,多數布局在郊區,符合建設“跨城區”的條件,可以成為城市空間拓展的生長點,並有可能迅速發展成為城鎮。在這樣的地方順勢推進城鎮化具有優勢,也是經濟合理的。最后,從優化空間發展格局看,候選城區也可以選擇在所謂的“三不管”地區,也即幾省交界地區。這些地區往往發展水平不高,但潛力很大,而且地價等建設成本低,具有生態學的邊緣效應,能夠借助到來自多個方向的引力和輻射力。在這些地區建設“跨城區”,也有利於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在更大范圍優化生產力布局。

  在實踐中,“跨城區”的選擇可以結合各地具體情況,通過對區域發展軸線上各候選點的自然稟賦條件、經濟社會條件、區位交通條件、產業互補聯動條件、人口條件等進行系統分析論証,努力做到布局合理、發展科學。需要強調的是,在“跨城區”建設中應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優化省會城市和省域經濟空間結構,提高區域分工和合作水平,形成區域經濟合作新機制,增強城市的輻射和帶動效應。在省際縣市建設“跨城區”,應注意建立省際協作機制,努力使“三不管”地區成為發展較快、環境優化的新興城市地帶,成為省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