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刷新見解)

張紅宇:把握新常態下農業發展的趨勢性變化

2015年03月16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把握新常態下農業發展的趨勢性變化(刷新見解)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包括農業在內的各行業發展都有深刻影響。同時,農業自身的趨勢性變化也是經濟發展變化的重要內容。當前,必須准確把握農業發展的趨勢性變化,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需求結構發生變化。經濟發展新常態的一個基本特征是消費需求發生變化,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保証產品質量安全、通過創新供給激活需求的重要性顯著上升。從農業看,需求結構變化可以歸納為兩個大的方面:其一,從品種結構看,城鄉居民對大米、小麥等糧食類產品消費比較穩定,對肉類、水產品、水果以及奶制品等附加值高的產品需求日益旺盛。其二,從質量水平看,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對農產品需求表現出差異化分層態勢,但總體上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都越來越高。我國居民農產品需求已跨越滿足數量需求階段,進入數量質量安全並重的新時期。

  供給模式發生變化。過去,農產品供給更多聚焦國內市場、國內資源,糧棉油糖、畜牧水產等都要求盡可能高的自給率。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依靠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供給模式日益明顯,進口農產品數量顯著增加。據測算,通過國際貿易和合作,我國相當於利用了國際上6億畝耕地生產糧食和大豆、棉花、糖料等作物。在堅持口糧絕對安全、立足國內基本解決吃飯問題的同時,適當擴大國內緊缺農產品進口和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通過自給加適當進口滿足農產品需求,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產品供給的基本模式和格局。

  資源功能發生變化。過去相當長時期,耕地、水等自然資源更多用於滿足農產品生產,農產品供給主要依靠資源投入,對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壓力。我們用世界10%的耕地、6%的淡水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提供了世界25%的糧食,同時也使用了世界40%的化肥,單位面積農藥施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最近幾年,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農業不僅要承擔產品供給功能,生產過程要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還要拓展生態環境保護、觀光旅游休閑和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

  經營方式發生變化。農業經營方式表現在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兩個方面,既涉及生產力,也涉及生產關系。從農業生產看,過去農業生產的主體是2.3億承包農戶,主要表現為小規模分散經營﹔現在新型經營主體發展方興未艾,與分散承包農戶共同從事農業生產與服務,農業生產的商品化、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程度大大提高。從農產品流通看,過去從種到收、從田間到餐桌,主要表現為實物形態的農產品流通模式,鏈條長、環節多、損耗大、效率低﹔最近幾年,冷鏈物流加快發展,各類產銷對接形式日趨活躍,全國農產品電商平台有3000多家,2013年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500億元。農業生產方式正由過去的“人力+畜力+精耕細作+分散經營”,轉變為現階段的“人力資本+機械化+現代科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適度規模經營”,農產品流通也由實體流通向實體流通與電商營銷相結合轉變。

  調控行為發生變化。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打破統購統銷的農產品流通體制,確立了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民成為獨立的生產經營主體,市場機制開始在農業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進入新世紀,政府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科技推廣等方面的投入,對農業和農民提供各種補貼,構建和完善了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政府的行為導向作用十分明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更加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政府採取有效措施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加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更應通過政策引導,用市場的方式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同時,應在放寬農業准入門檻、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維護市場秩序上採取更有力的措施,讓市場機制在調控農業生產中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單位: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