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儒家禮文化及其現代回響

——楊志剛教授在復旦大學儒學研究中心的演講

2014年10月07日09:34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儒家禮文化及其現代回響

無圖說

                          思想者小傳

  楊志剛 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現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文化史、禮學和禮儀制度史、文化遺產和博物館文化研究。出版《中國禮儀制度研究》等個人著作多種,目前正在推進“孔廟歷史與遺產”的研究。兼任中國地方志工作小組成員、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曾被評為復旦大學本科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復旦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

  在中國近現代化進程中,一直伴隨著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停地討論現代與傳統的關系。至少從表面上看,在很大程度上,中國近代化、現代化的進程總是通過或者說是借助打破傳統,才得以實現。
  這一百年以來,反映在輿論和意識形態方面,反傳統的呼聲特別高漲,並且往往是壓倒性的。例如,“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的口號,魯迅在《狂人日記》裡抨擊的“吃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大家一定已經很熟悉了。但是,今天我要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展開思考,即我今天的演講標題。我想表達的是,時至今日,儒家禮文化依然有著生命力,並為我們這個社會所需要。

  百年的思考與行動

  難忘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曲阜剛恢復祭孔樂舞時,許多學者都對此不屑一顧。然而,一年復一年,在並不太長的時光中,它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無可置疑的受保護對象

  其實這種思考與行動很早就開始了。今天我們先回溯這一百年,再早的姑且不論。為什麼定在“百年”?因為1911年,清朝被推翻﹔1912年,中華民國宣告成立。算起來,至今已經一百余年了。其間我們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通過對過往的審視,我們能更好地看清未來的道路。在這裡,我先舉四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關於梁啟超的。梁啟超在“戊戌變法”中的作為大家都很清楚。他曾是傾心於西方民主政治的啟蒙思想家。但是民國建立以后,他很快就看到了政治革命所帶來的后遺症。他痛陳:“夫十年以來,憂國之士,以政治革命號於天下,清命既訖,天下喁喁想慕,謂新政象將自茲睹焉。徐究其實,所革者除清命外,則革道德之命耳,革禮俗之命耳,革小民生計之命耳,革賢者自存之命耳,革郡縣相維之命耳,革藩屬面內之命耳,甚則革數千年國家所以與立之大命耳。”民國建立了、革命成功了,兩千年帝制被推翻了,但是大家企盼的很多目的都沒有實現,令人失望。對此,梁啟超在這篇名為《歐洲政治革進之原因》的文章裡作了深入的反思。“革進”,革命和進步也。后來一些學者將他的文化觀概括為:以中國文化為本位,同時吸納西方文明,然后創造一種新的文明形態。梁啟超的此種言行、思想,可以說是開了后來“新儒家”的先聲。
  第二個例子,民國建立以后,孫中山便提出要“大集群儒,制禮作樂”。后來,北京政府又曾專門設立禮制館,管理禮儀制度編修事宜。抗戰后,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亦曾一邊抗戰、一邊“制禮作樂”。1943年,國立禮樂館設立。禮樂館請了很多名流來制禮,曾在北碚開會議禮,制定了一部《北泉禮儀》。它是按照“五禮”來編排的。哪“五禮”呢?即中國古代沿用了千百年的“吉”、“嘉”、“軍”、“賓”、“凶”。所以我們看到,直至1943年,政府還在試圖採用、延續傳統的“五禮”形式。
  第三個例子,是近十來年所謂的“漢服運動”,它很能體現當下民間對傳統儒家禮文化的回應。
  如今,人們對“漢服”已不再像十幾年前那樣,表現出大驚小怪。在設計和倡議“漢服”的同時,還有人恢復、行用古禮,如公開舉行冠禮、笄禮(古代男孩子的成年禮叫“冠禮”,女孩子的成年禮叫“笄禮”)。一些學校和政府部門也會組織此類活動。或許有些帶有儀式意味的個案,其形式本身很容易被看作是膚淺的,但你若把它放在大的歷史背景裡面,可以發現其中有些內容是值得探究的。或許過個二三十年,做文化史、社會史的學者就要重新來撿拾這些事例了。
  第四個案例,是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的。近十來年,關於保護文化遺產的呼聲,可謂“一浪高過一浪”,其中包括了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保護牽涉到“文化身份認同”的問題,這類問題在全球或多或少可能都存在。漢服再受關注,大概也和這樣的身份認同問題有關。
  2005年,中國設立了“文化遺產日”,定在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2006年,在迎接第一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評選出了中國第一批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共518項。其中有山東曲阜的“祭孔大典”,還有一些其他的祭祀活動,如黃帝陵祭典(陝西省黃陵縣)、炎帝陵祭典(湖南省炎陵縣)、大禹祭典(浙江省紹興市),等等。至此,仿古禮儀或恢復古禮,在國家制度的層面上,獲得了合理性與正當性。至於在思想層面,這些活動還得到了包括正逐步流行起來的“文化多樣性”理論的支持。
  難忘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曲阜剛恢復祭孔樂舞時,許多學者都對此不屑一顧。然而,一年復一年,在並不太長的時光中,它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無可置疑的受保護對象。變化是極其顯然的,“儒家禮文化的現代回響”也已成為再也不能視而不見的重要社會現象。

  儒禮的形成及其制度化

  儒家也好,儒家禮文化也好,對於歷史,我們追究的是它本來的一種狀態﹔對未來,它則會有一些是屬於填充項,是有待填進去的,是開放的。當然,也應該有一些基本的前提和原則

  同樣是“儒家”,在歷史的不同階段,有著一些不同的內涵和外延。
  第一個階段,始於春秋末年,孔子和他的學生創立了“儒家”這個思想流派。儒家形成的背景是百家爭鳴。這是一個非常動蕩的時代,各種學說紛紛出現,互相攻磗駁難。其時,儒家是其中一個獨立的思想流派。
  第二個階段,自漢武帝獨尊儒術開始。儒家的一部分內容被吸納為國家的意識形態。通過國家力量,又逐步地完成了“禮制的儒家化”和“法律的儒家化”。其實,禮在儒家形成前就有了,至少在夏的時候就有夏禮,殷有殷禮,周有周禮。在很長的時間裡,“禮”這個概念並非為儒家所專有、專用。但孔子通過講授、整理古代文獻,形成儒家學說與儒家經典,影響深遠。
  在禮崩樂壞的社會轉型過程中,儒家堅守“禮”的立場和價值觀,並憧憬著以“禮”來構造未來的社會。他們持續地整理禮書,在禮制文本化的同時,將儒家的觀點、觀念與古代的禮儀交融結合在一起。在此基礎上,漢代逐步完成了禮制的儒家化,讓儒和禮融合交織在了一起。其后完成的法律的儒家化,即看你合不合法是取決於你合不合禮,把禮的標准灌輸到了法的裡面。
  第三個階段,始於形成科舉制度的隋唐時期,展開於宋代,延續到明清。這有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可以以“四書五經”在科舉考試中的地位為參照。也可從“廟學合一”的學廟(即官學系統中的孔廟)的角度予以觀察。這樣的轉變和演化,我把它稱之為“教育的儒家化”。隨之,“儒家”的含義也跟著在擴大:到了宋代,讀過書的人都接受儒家的價值觀、信奉孔子的學說、對孔子頂禮膜拜。由此,“儒家”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泛化的概念,甚至有所謂“儒商”等說法。與“儒家”范圍的擴大相伴隨的,是“儒禮”全面滲透到民間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禮制的儒家化過程中,儒家整理了很多文獻,也發揮了自己很多的見解,編訂了不少重要的禮書,最后合成為 《周禮》、 《儀禮》、 《禮記》。從西晉開始,朝廷就按照這些禮經裡面的一些結構框架來編制國家的禮制,如根據吉、嘉、軍、賓、凶“五禮”制定禮儀。自此以后,大約每個朝代都會根據自己的要求對“五禮”重新編制、修改、調整。
  像中國文化這樣把繁復、冗雜的禮儀編成一個整體,編制出“五禮”這樣一個系統,並且在兩千多年裡傳承下來,在人類文明史上是僅見的。這也就可以想見,為什麼中國跨入近代后,會有那麼多的人對儒禮表示反感。但這對中國文化的穩定性、延續性和文明的高度發達,是有正面作用的,其負面作用當然也毋庸置疑。大家可以去充分地討論和思考。
  生活中,大家看到的往往都是禮的外在表現,如行為、儀式,或者物態化的東西。比如故宮,它是按照某種禮制觀念建造的,是禮的物質化的呈現。但古人在討論禮的時候,會非常強調禮的內在價值,如區別禮之“義”和禮之“儀”。義是內在的精神,儀則是外在的表現。先秦典籍《左傳》 中記載:“是儀也,非禮也”,即是強調“儀”還不是禮。如缺乏內在的東西,再怎麼注重“儀”,也都流於表面。
  禮的內在性還反映在禮與理、禮與情之間的關系。拿禮與情的關系來說,現代以來,許多人習慣將“禮”與“情”對立起來,認為“禮”是無情的、甚至是滅絕人性的。我們看曹禺的 《雷雨》,巴金的 《家》、 《春》、 《秋》,都飽含著一種控訴,指斥社會、家庭裡面的禮教都是吃人的,是吞噬人情和人性的。其實,歷史上一開始並不是這樣認為的。司馬遷就強調“緣人情而制禮”,禮是依據情而制定出來的,禮不過是情的一種外化和展開。歷史上,禮和樂又聯系在一起。有的時候是用禮來支撐樂,有的時候是用樂來支撐禮。古人說的“凡聲其出於情也信,然后其入撥人之心也厚”,就是關於樂對禮的作用的表述。通過有情的聲音進入你的內心,撥動你的心弦,形成一種內在的作用和影響。
  儒家也好,儒家禮文化也好,對於歷史,我們追究的是它本來的一種狀態﹔ 對未來,它則會有一些是屬於填充項,是有待填進去的,是開放的。當然,也應該有一些基本的前提和原則。因為禮有其內在性和外在性,所以我覺得這個填充項的實現是有可能的。既然它是一些“理”、“義”、“情”,我們就完全可以根據今天的理、義、情,來加以傳承、改造、發展。

  禮的價值與功能

  今天強調建設法治社會,但單單靠法律是不夠的。如果大家都“穿上法律的盔甲”,即使這個社會法制健全,它仍然是一個冷冰冰的社會。這就需要我們進入社會的構造和運作機制加以研究

  剛才講到禮的制度化的時候,說到在國家制度的層面,西晉以后形成頒訂“五禮”的傳統。其實到了宋代以后,一些個人包括民間人士也參與到制禮的行為中,而且在他們所制的禮中,有些得到了國家的認可,甚至編入了國家的禮典。
  比如說《朱子家禮》。朱子,即朱熹。這部書的作者究竟是誰,是否就是朱熹,清朝時曾有較大爭議。可最近20多年來,一些研究者重新論証它就是朱熹寫的。
  朱熹寫有一個《家禮序》,裡面有些文字讀起來很有意味,如“三代之際,禮經備矣,然其存於今者,宮廬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節,皆已不宜於世。世之君子雖或酌以古今之變,更為一時之法,然亦或詳或略,無所折中,至或遺其本而務其末,緩於實而急於文。自有志好禮之士,猶或不能舉其要,而困於貧窶者,尤患其終不能有以及於禮也。”大意是,禮經裡面傳下來的制度大多已經不適應於今天了。雖然很多人想變通,使它和現在的生活更接近,但都做得不夠好。所以,他有志於此,寫成《家禮》。這部《家禮》是貼近他當時那個年代具體情況的,既符合傳統,又可行、可用,是改良后的禮。這部書后來得到國家的認可,成為國家禮制的一個部分,廣泛流傳於民間。
  其實,我們當下的感受和朱熹當時的感受很相似、很接近。在朱熹之前,司馬光寫過一部書叫《司馬氏書儀》。《朱子家禮》就是在《司馬氏書儀》的基礎上把古代的禮儀進一步簡化和優化。《司馬氏書儀》的影響力不夠大,而改良以后的《朱子家禮》逐步普及、廣為流傳,到了明清,幾乎家喻戶曉。一些地方每戶人家基本上都置備一冊。如果沒有這麼一本書,你就不懂得如何正確地開展社會交往和應對,不懂得婚喪嫁娶葬祭,你就“行為失據”了,而我們現在的國人似乎再一次走到了“行為失據”的年代。
  不知大家有沒有感覺,現在不要說遇到紅白喜事之類,就連一般的人際交往,都極其需要有“據”可依。中國經濟崛起、物質生活條件改善后,相形之下,精神生活包括行為文明卻陷入了困頓的局面。例如,很多媒體一直在報道,中國人在境外旅游中有不文明、不雅觀的行為。這就是一種“行為失據”。所以,我讀前述《朱子家禮》的自序,就感受到我們今天似乎又遭遇到相似的尷尬和困局。因為這樣的原因,當時的“司馬光”、“朱熹”們就開始說禮、制禮,現在也是,跨越年代我們看到有很大的相似性。
  這裡面有很多東西可以分析,其中一點與身份認同、文化認同的危機有關。比如,那時司馬光和朱熹都發現、看到了這種認同危機,其挑戰主要來自佛道和一些少數民族文化。《司馬氏書儀》、《朱子家禮》都講到了“深衣”(古代衣、裳是分開的,制作深衣,需要將衣裳先上、下分裁后,再加以連屬)、“冠禮”。司馬光和朱熹都穿過深衣,盡管不被人理解,甚至還遭譏評。為什麼要制定深衣制度,並倡導穿深衣呢?一是因為深衣之制包含了很多儒家的觀念,二是服飾問題上體現著“夷夏之辨”。朱熹曾感嘆當時流行的都是“胡服”、“戎服”。這與現下一些提倡漢服的人士的說辭,就有相近之處。循此,可以來認識禮的價值和功能。
  近代以來,關於禮的價值和功能,有很多批評,講“禮”是糟粕,很不好的東西。比如,認為“禮”講等級、尊卑、親疏。我們今天建設一個民主的社會,還能接納這些“禮”嗎?毫無疑問,我們承認儒家思想裡確實有許多不適宜於今天的東西,需要批判和丟棄。但我覺得,對待傳統,對待儒家,需要有全面的看法,至少要有兩種態度互補、結合:一種是批判的態度,一種是同情理解的態度。這兩種態度都不可或缺。當然,在認可禮的正面價值時,也不要忘了它還有反面的作用。這才有利於形成文化上的“自知之明”。
  我們分析禮的價值和功能時,要嘗試深入到兩個方面。第一是人性。有一年“三月三”上巳節時,復旦燕園裡上演了一場著古裝的活動。后來我在網絡上看到有評論說:“美麗的三月總是需要某種儀式來記住,於是便有了復旦上巳節。”這多少透視到了人性。第二是社會。我們要深入到社會的構造,以及社會的運作中,去分析禮的價值和功能。
  比如,今天強調建設法治社會,但單單靠法律是不夠的。幾年前,有一名產婦因她未婚的“丈夫”拒絕在手術書上簽字,結果死了。醫院說自己沒責任,誰都說自己沒責任。在這個悲劇中,在法律的層面上,似乎大家都在照章辦事,都無可指責。但如果大家都“穿上法律的盔甲”,即使這個社會法制健全,它仍然是一個冷冰冰的社會。那它缺少什麼呢?這就需要我們進入社會的構造和運作機制加以研究。從這些層面,可以加深對傳統禮文化的現代價值和意義的認識,找尋到有益的資源。
  剛才我說,對未來,儒家也好,儒家禮文化也好,會是一個“填充項”,但它也不是隨意填充的。一方面,我們要給它自由的空間﹔另一方面,又絕不能是任意的,而是有前提的。例如,首先,它要與現代法治社會的基本理念和原則相適應。還有,要區分公權力和私領域的不同特性。比如,對於私領域的“漢服”和行古禮現象,完全可順其自然,隻要不違法、不侵害他人。但是,如果涉及公權力,比如,用公權力來推動類似禮儀的建設,就要千萬謹慎了。
  過往的100年裡,洶涌的“反傳統”思潮讓中國人習慣性地反叛傳統、疏離傳統。在歷史的這一頁已經翻過去的今天,我們需要作新的觀察和思考。今天的講座就是想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和大家一起觀察、思考。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