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觀察】京津冀一體化亟待破解三大障礙 不能各打“小算盤”
【特別關注】專家解讀李克強總理記者招待會 “義無反顧”推進改革
【往期回顧】聚焦:養老金“並軌”技術性細節解決起來並不簡單
其實是否高薪,主要體現在公務員平均工資與社會平均工資的比例上。“如果把高於1:1作為一個標杆,可以發現,香港、新加坡等所謂‘高薪養廉’的國家和地區,其實並不是‘高薪公務員’﹔相反,俄羅斯卻成為一個公務員‘高薪’的國家,他們的收入是社會平均水平的2.3倍。”胡仙芝說。
中國政法大學郎佩娟教授認為,社會上對新加坡“高薪養廉”的說法是誤讀,誤認為新加坡公務員是高薪,其實主要是新加坡平均工資比較高,她向《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對‘高薪養廉’要有一個正確的解讀,高薪養廉並不是單獨把公務員的薪金提得特別高,高到所有的平均工資之上。”【詳細】
開展向黨員干部推薦學習書目工作,是加強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提高各級黨組織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總結一些地方成功經驗、順應黨員干部要求的有益做法。這對於營造重視學習、崇尚學習、堅持學習的濃厚氛圍,增強黨員干部學習的針對性實效性,提高政治理論素養,優化知識結構,增強創新能力,提升精神境界,推動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學習型黨組織、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學習型領導班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2010年開始,中宣部理論局、中組部干部教育局陸續向黨員干部推薦學習書目,本期“特別關注”回顧盤點歷年書目的精彩簡介。【詳細】
當然,至於呼聲甚高的“並軌”,公眾的設想實際上大多是:一要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從現在的工資中拿出錢來繳費,二是機關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一律平等。但是,實事求是地說,這個想法可能並不切合“實際”。說穿了,這個設想與政府所說的“並軌”並非一回事:其一,要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繳費並不難,先加工資就行﹔其二,如果將基本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放到一起算,最終結果不會一律平等。一些“並軌”建議不具備可操作性,上述報道,披露了一些與“並軌”相關的技術性細節,但這些看似“細節”的問題其實解決起來並不像想象當中那麼簡單。【詳細】
4月22日,國務院召開全國農村金融服務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其中指出“三農”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從“三農”發展的要求出發,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培育農村金融市場,加大涉農信貸投放和政策支持力度,落實好差別化存款准備金制度,完善金融監管和風險防控機制。【詳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推行權力清單制度的要求之后,許多地方和部門積極探索實踐,並取得一些改革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模糊認識,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莫於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