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觀察】中國經濟不懼腳步放慢 “換擋爬坡”更穩更有勁
【特別關注】專家解讀李克強總理記者招待會 “義無反顧”推進改革
【往期回顧】厲以寧:“雙重轉型”鑄就可持續發展之路
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部前部長趙曉認為,應該從目前的打擊國企貪腐的強力反腐開始,進一步推動整個制度環境的變革和完善。趙曉撰文稱,國企發生腐敗來自於與公權力的密切關系。國企大多由中央或地方的國資委出資設立並直接管理,這就為國企尋求權力庇護、享受“特殊”政策待遇以及控制國家金融資源等埋下了“尋租”的預期。【詳細】
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建設是中國經濟轉型與發展的一個組成部分。上世紀90年代后期建立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既為改革中的就業崗位變動設置了企業職工養老安全網,又構建了與市場經濟和人口老齡化相匹配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框架。然而機關事業單位特別是公務員養老制度依然保持著計劃經濟時代遺留的等級制退休待遇保障。【詳細】
公務員群體的第一大風險是專業人員結構性失衡。我國公務員分為綜合管理、專業技術和行政執法三類,但現實中綜合管理類過多,公務員專業化水平難以提高,與政府職能轉變的大方向不相符,這在基層表現得尤甚。以社會關注的食品藥品為例,全國食藥監系統實際擁有行政管理人員5.68萬人,但技術隊伍僅有3.6萬人,其中擁有GMP、GSP等專業檢查員資質的更不足1.5萬。第二大風險是職業倦怠。中國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八成基層公務員存在不同程度職業倦怠,包括身心過度勞累,對工作喪失興趣,對自身工作能力、效率、貢獻和社會價值態度消極。其原因包括個人抱負與現實情況落差,工作負荷大和內容僵化,職務晉升和薪酬激勵失效。這種“負能量”不利於維護政府整體形象。【詳細】
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放緩,下行壓力加大,市場擔心不夠寬鬆的貨幣政策會影響穩增長。對此,專家指出,目前經濟增速雖有下降,但還不到貨幣大幅放水的地步。當前,實現穩增長的關鍵是激發市場活力和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而非簡單地從外部進行刺激。貨幣政策仍將以穩健為總基調,在繼續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維持流動性穩定的同時,通過信貸指導、再貸款工具等,進行政策微調,實現定向支持。【詳細】
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17日發布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