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7日07: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三、全面落實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戰略任務
新型城鎮化是綜合性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核心是以人為本,關鍵是提升質量,需要全面落實好四大戰略任務,著力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等問題。
第一,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按照尊重意願、自主選擇,因地制宜、分步推進,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的原則,以農業轉移人口為重點,兼顧高校和職業技術院校畢業生、城鎮間異地就業人員和城區城郊農業人口,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城區人口50萬—100萬的城市落戶限制,合理放開城區人口100萬—300萬的大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城區人口300萬—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到2020年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實現城鎮義務教育、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城鎮常住人口。
第二,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構建以陸橋通道、沿長江通道為兩條橫軸,以沿海、京哈京廣、包昆通道為三條縱軸,以軸線上城市群和節點城市為依托、其他城鎮化地區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在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基礎上,強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產業功能、服務功能和居住功能,把有條件的縣城、重點鎮和重要邊境口岸逐步發展成為中小城市。
第三,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城市經濟、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資源環境對人口的承載能力。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有效預防和治理“城市病”。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強化城市產業支撐,營造良好創業環境,增強城市經濟活力和競爭力。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管理格局,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增強對人口集聚和服務的支持能力。提高城市規劃科學性,健全規劃管理體制機制,提高城市規劃管理水平和建筑質量。推進創新城市、綠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內在品質。完善城市治理結構,創新城市管理方式,提升城市社會治理水平。
第四,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快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機制障礙。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
四、統籌推進城鎮化相關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
新型城鎮化涉及到人、地、錢、房和生態環境等諸多重點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尊重市場規律,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一是推進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在加快改革戶籍制度的同時,全面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証制度,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挂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快推進跨部門、跨地區的人口相關信息整合和共享,建設覆蓋全國、安全可靠的國家人口綜合信息庫和信息交換平台,實行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標識,依法記錄、查詢和評估人口信息的制度,為流動更加頻繁的人口服務和管理提供支撐。
二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根本上要靠制度改革。要按照管住總量、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的原則,嚴格控制新增城鎮建設用地規模,嚴格執行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准,探索實行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挂鉤、與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挂鉤的激勵約束機制。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要進一步改革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
三是創新城鎮化資金保障機制。財力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推進城鎮化必須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加快完善財政轉移支付體系,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挂鉤機制。培育地方主體稅種,增強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建立規范透明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在完善法律法規和健全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基礎上,建立健全地方債券發行管理制度和信用評級制度,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通過PPP等多種渠道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建設。
四是健全城鎮住房制度。解決好住有所居問題是實現居民安居樂業的重要前提。要加快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要建立各級財政保障性住房穩定投入機制,不斷完善租賃補貼制度﹔要通過調整完善住房、土地、財稅、金融等方面政策,構建房地產市場調控長效機制。
五是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要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就必須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完善推動城鎮化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的體制機制,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建立健全生態文明考核評價機制、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資源環境產權交易機制。實行最嚴格的環境監管制度,建立區域間環境聯防聯控機制,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作者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 人民日報 》( 2014年03月17日 12 版)
上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