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韓慶祥  張艷濤:“四個偉大”是個有機整體

韓慶祥  張艷濤

2014年03月11日10:58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原標題:“四個偉大”是個有機整體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接過歷史“接力棒”,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圍繞“改革發展穩定”這一總課題,遵循“打鐵還需自身硬”的執政思路,力求通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進行好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偉大斗爭”),有效破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難題和問題(“偉大事業”),最終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偉大夢想”)。

從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講話可以看出,“偉大工程”、“偉大斗爭”、“偉大事業”、 “偉大夢想”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偉大事業”:建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是“執政主題”,講的是執政的歷史責任,著眼於“干什麼”。

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執政主題,貫穿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的主題,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它承載著中國的崛起,體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但也意味著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任務,是“開辟道路”、“創立理論”和“完善制度”,其本質特征是要處理好一系列基本的“矛盾雙方”,如馬克思主義一般原則與中國具體實際、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改革開放與四項基本原則、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效率與公平、經濟全球化與獨立自主等。這意味著,建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我們共產黨人需要“打”的那塊堅硬的“鐵”,因而需要“攻堅克難”。

從執政背景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是在中國和平崛起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決定期”接過執政“接力棒”的。在國際上,世界力量正在發生轉移,大國關系出現重大調整,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局部地區發生動蕩混亂。在國內,社會階層、利益主體、思想觀念出現分化,利益固化格局客觀存在,政府公信力、民眾創造力、社會凝聚力有待提高,社會發展動力、社會創新活力不足,社會和諧穩定因素不夠,各種社會矛盾、問題、困難、風險、挑戰交織在一起。在這種執政境遇中,既要“對外”妥善處理國際關系以應對復雜局面,又要“對內”經受“四大考驗”、應對“四大危險”,還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實現中國夢。因而,如今既是我們黨執政以來取得最大歷史成就的時期,也是面臨難題最集中的時期。於是,打堅硬的“鐵”並“攻堅克難”,不僅成為我們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所面臨的基本事實,也成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的本質特征。這好比在攀登一座沒有探測過的險峻高山,不進則退,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臨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

具體來說,打好這一堅硬的“鐵",就是要正確把握和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主要就是圍繞“改革發展穩定”這一總課題展開其執政的。即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體制機制弊端、利益固化藩籬以及發展進程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這些弊端、矛盾和問題,正是影響“發展”和“穩定”的症結。對此,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具有“問題意識”和“敢於擔當”精神。他指出: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問題倒逼改革。改革由問題而產生,又在不斷破解問題中得以深化。這就鮮明地揭示了改革的本質,就是要解決問題。

“偉大斗爭”: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是“執政方略”,講的是執政所應具有的精神氣質、精神氣概和精神氣度,著眼於“怎麼干”。

這裡所講的偉大斗爭,就是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進程中所面臨的“艱巨任務”、“四種危險”、“體制機制障礙”、“利益固化藩籬”、“突出的矛盾問題” 和“挑戰、困難”的斗爭。當今,我國處在歷史大變革、結構大調整、格局大變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可概括為:力量轉移、時空壓縮、結構調整、社會分化、安全困境、命運決斷。為了在我們的偉大事業進程中不出現顛覆性錯誤,把堅硬的“鐵”真正打好,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講話時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准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種偉大斗爭,是使斗爭精神具有新的歷史特點。這種斗爭,既是一種“強硬”的精神狀態,又是一種攻堅克難且需“自身硬”的實際行動。

進行好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首先需要認清形勢,明確方向,統一認識,敢於擔當。對形勢作出准確判斷並明確前進方向,是科學決策的前提。認清了形勢、明確了方向,則需要在全黨全社會統一思想認識、凝聚力量。在這一基礎上,還需要敢於擔當,勇於碰硬,志在必得。面對歪風邪氣,必須敢於亮劍、堅決斗爭,絕不能聽之任之,這是政治擔當﹔面對艱難險阻的任務,必須豁得出來、頂得上去,絕不能畏縮不前,這是使命擔當﹔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必須攻堅克難,尋求出路,這是歷史擔當。繞開矛盾、問題、困難走,是難以進行好偉大斗爭的。隻有敢於擔當,敢於承擔政治使命和歷史責任的人,才能清醒看到我們前進征途中的艱難、困苦、曲折,才真正敢於碰硬,以積極向上、開拓進取、勇於拼搏的精神狀態來打好堅硬的“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進程中,我們一定要“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要具有“釘釘子”精神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精神,真正做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敢於擔當。

其次,需要凝聚力量,善於斗爭。中國共產黨人要把“鐵”真正打好,就必須帶領人民並凝聚民族的團結力量、人民的奮斗力量、每個人的創新力量。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主要從三個方面凝聚力量: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的力量﹔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共同奮斗的力量﹔用促進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凝聚每個人的創新力量。

第三,需要發揮比較優勢,克服發展軟肋,打牢發展支點。我們國家的比較優勢是容易集中資源和力量辦大事,但也由此生成行政權力主導一切而且缺乏有效監督的軟肋。我們必須發揮比較優勢,克服發展軟肋。同時還需要打牢發展支點,即基於公平正義做好改革發展穩定文章,這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

第四,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真正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健全社會發展的動力機制與平衡機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各項工作提高到科學化、現代化水平。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