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專家風採

張卓元:“高山高而不險,流水急而不湍”

周曉菲

2014年02月10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張卓元:“高山高而不險,流水急而不湍”

  一個思想,助推中國市場經濟持續前進,也讓一個學者的學術之路走得愈發穩健

  張卓元涉獵經濟學諸多領域,包括價格改革、流通問題、國企改革等,被公認為中國“穩健改革派”代表之一。

  時間回溯到1987年秋,此時,中國的市場取向改革踟躕不前,社會上對改革的評價也褒貶不一。10月,時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任的李鐵映組織召開中國經濟體制中期改革方案研討會,學者們紛紛建言獻策。其中,劉國光、張卓元領銜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提出“穩中求進”的改革思路,“穩健改革派”由此誕生。“根據中國國情,在經濟高速增長時期,8%的經濟增長率和5%左右的物價上漲率是較佳的結合點,年貨幣供應量一般不宜超過GDP增長率的一倍,這樣才有利於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關系的協調。”

  回首我國改革開放后三十多年的經濟發展,GDP平均增速9.8%,CPI平均上漲率5.7%,充分証明了其理論的預見性:“穩中求進是中國改革發展進程中一條比較切實可行的路子。”

  每每談到這一關鍵詞,張卓元都要一再強調:“穩中求進的思想是劉國光、戴園晨、沈立人、陳東琪和我等人集體探討的結果,這四個字是陳東琪首先概括的。”

  “穩中求進”不僅是張卓元的學術思想,更是他學術人生的真實寫照。數十年來,他踐行了孫冶方“一不改志,二不改行,三不改變觀點”的治學准則,為追求真理堅持己見,不隨波逐流,不見風使舵。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經濟學界出現了理論上的徘徊局面,市場化的改革思路遭到一些人的批評,有人甚至把它說成是資產階級自由化的表現,持市場化觀點的學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對此,張卓元公開為市場化和市場經濟辯護:“市場化、市場經濟是中國改革的必然取向,走回頭路是沒有出路的!”二十多年后再回首,事實証明了他的堅持是正確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張卓元的學術道路走得穩健而又扎實。60多年來,他先后出版著作27部,發表論文500余篇,主持編寫了《中國經濟學60年》和《新中國經濟學史綱》。問到最近的研究計劃,他淡定地答道:“參加了這麼多次重要文件的起草,親歷了我國市場經濟一步步的發展,我已經積累了許多原始資料,希望根據我國經濟發展的具體實際,對《新中國經濟學史綱》進行修訂,不過還得觀察幾年。這件事得慢慢來,不著急!”

  “高山高而不險,流水急而不湍。”他的學生——中國科技大學教授房漢廷如此評價自己的老師。(本報記者 周曉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