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薛長福:奢則百惡俱縱

薛長福

2014年01月13日15:27   來源:青海日報

原標題:奢則百惡俱縱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引用了古人諍言“儉則約,約則百善俱興﹔奢則肆,肆則百惡俱縱。”是說勤儉就能約束自己,能夠約束自己,一切好事都會涌現出來﹔奢侈就會放縱自己,一旦放縱自己,一切壞事便會得以滋長。這告誡我們:儉則興,奢則敗。

隋朝開國元勛文帝,是一位勵精圖治、節儉治國的明君。他不但要求國人勤儉,自己也身體力行。有一年關中鬧飢荒,當他聽說百姓吃的是豆粉拌糠時,一邊流淚一邊責備自己無德,下令撤消自己平時吃的菜肴,不喝酒,不吃肉。他嚴厲批評太子楊勇的奢侈行為時說:“自古以來的帝王,沒有奢侈華貴而能長治久安的。你身為太子,應當注重節儉。”他在位時,隋朝出現鼎盛局面。《文獻通史》上說:“古今稱國計之富者莫如隋。”文帝臨終時,國庫積儲可供全國五六十年的正常使用。

同樣是隋朝,隋文帝之子隋煬帝楊廣則是一位驕奢貪婪的人。他依靠文帝積累,自恃國家富強,揮霍無度,勞民傷財,造成國力大量損耗。如大業六年(610年)正月十五,隋煬帝在東都舉行盛大慶典,東都皇城外的定鼎門大街被開辟成戲場,5萬名樂工在這裡通宵達旦表演各種節目,持續了半個月。諸如此類的奢侈行為在他在位的十四年中比比皆是、司空見慣。無節制的奢侈揮霍,最終落了個身死國滅的可悲下場。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亙古以來多少事實反復証明:艱苦奮斗能得善果,驕奢淫逸必遭禍端。秦穆公因信奉“以儉得之,以奢失之”的思想,勤儉治國,秦得天下。漢文帝崇尚節儉、力戒奢侈,遂有“文景之治”。而商紂王酒池肉林,紙醉金迷,很快便斷送了商湯的江山。唐玄宗沉溺酒色,迷戀玩樂,招致“安史之亂”, 致使唐朝盛世一去不返。

縱觀歷史上一些大學者、大思想家、大政治家,無不把儉素看作美好品德的基礎與前提。史學家司馬光曾說:“有德者皆由儉來。”“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就是說有了儉才能夠有德,才能不被財物役使。諸葛亮在《誡子書》中開篇就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孔子歷來主張無儉便無德,因此他非常鄙視那些以儉朴為羞恥的人,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意思是對於那些以不好的衣物和食物為恥辱的人,不值得與他討論理想問題。孔子把“儉”和溫、良、恭、讓同視為重要德目。墨子把節用作為聖人治國之道,《墨子·節用篇》專門論述了節儉的重要性。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