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
12月23日中午,一絲暖人的冬季陽光照射進老城某廠職工宿舍,林明瑋一邊遙望著窗外,一邊手拿手機創作歌詞。(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 攝)
“我現在是一個司機|隻會貨車不懂開飛機|每天上班也沒意思|聽那作家寫手們講政治|許多圖片都是美女|全靠我們勤勞的攝影師。”近日,這首名叫《甩蔥歌》的海南話歌曲近日來在網絡上遭遇火爆。眾多網友認為,該歌歌曲節拍明快,歌詞直白明朗,詞作者以寫實的手法寫出了年輕一代的心聲。然而,許多人唱這首歌的時候都未了解,歌詞的創作者竟然是一位今年才30多歲的大貨車司機。他就是來自海南澄邁縣金安農場的林明瑋,他還是南海網陽光島社區澄邁版版主“黑仔”。
音樂的夢從兒時開始做
冬至后的早晨,澄邁縣老城,薄霧迷茫。而在老城某企業后的一處偏僻的田野上,伴隨著動人的吉他,一陣歌聲彌漫在田野之上。彈吉他伴唱的人就是林明瑋,其實,一段時間以來,附近的人們常常聽到許多“動聽的歌曲,有的是耳熟能詳的老歌,有的是熟悉的海南話歌”。
12月23日上午,在老城的這處田野上,南海網記者採訪了這位“做夢都想著創作海南歌”的年輕人。
林明瑋說,他的音樂夢源於一台錄音機。他介紹,不少農村兒童漫山遍野亂跑、掏鳥窩下河抓魚不亦樂乎的時候,父親給他買了一台錄音機。“在那個艱苦的歲月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親幾乎花掉了家裡一半的積蓄,算下來,那確確實實件奢侈品,同樣酷愛藝術的爸爸眼裡,喜歡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他希望我能喜歡音樂,喜歡藝術。”從那時開始,在他心中也漸漸有了一個“音樂的夢”。林明瑋介紹,那個時代磁帶價格不菲,能聽到的歌曲寥寥無幾,買錄音機前,電視上播的《每周一歌》是他獲取音樂唯一的途徑,它播什麼就聽什麼。有了錄音機后,平時的零花錢就成了他買磁帶的唯一資金,買當時流行的歌手的磁帶,或者干脆買幾盒空白磁帶,把電視和收音機裡聽到的歌曲給錄了下來,反復學唱。“當時很開心也很滿足,有時甚至還一邊放音樂,一邊用麥克風唱著錄歌!”林明瑋說,那個年少懵懂的時代,也許僅僅只是覺得聽音樂會讓自己很開心,而且身邊很多的人也都喜歡聽。多年以后,他認為,或許是這種喜悅的分享讓他感覺到音樂的美妙!
走遍天涯后發現音樂可以慰籍心靈
林明瑋稱,記得上學的時候,有一年音樂老師看出了他對音樂的熱愛,竟然鼓勵他代上一節別開生面的音樂課,這件事情對他影響很大,這更激勵他寵愛音樂。而當時羅大佑、崔健的走紅,讓吉他這個樂器走進了許多人的內心世界。於是,他也跟著開始了吉他學習。后來林明瑋來到海口某技校學習汽修,畢業后因為工作原因他去了廣東某市當一名司機。
在將近八年的異鄉生活中,工作異常奔波,生活異常單調。不過, “幸好還有音樂陪伴。”他說,在工作之余他常常參加一些公司或者社會上的歌唱比賽,也曾獲得不俗的成績。
多年過去,如今回憶起那份異鄉奔波的生活,林明瑋依然感慨無限:“如果沒有音樂的陪伴,那段寂寞的日子不知道怎麼過。”於是,那時的他常常想:“自己能否創作出一些好聽的歌,讓更多的人來分享這份快樂?”
網絡讓夢想成真
機緣出現在2006年,那一年,遠在他鄉的林明瑋“偶然”接觸到網絡,而從網絡上他發現,“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世界”。而在這個世界裡,最讓他驚喜的是,這裡竟然能聽到“原汁原味的海南話歌”。
林明瑋說,當網絡走入百姓生活的時候,這裡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了許許多多用原創的、翻唱的海南話歌曲。當他這位在異鄉的游子第一次聽到這些彌漫著鄉音鄉土氣息的歌聲的時候,“他震驚了,原來用自己的母語來演唱歌曲是這麼的美妙,它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它直擊我內心最脆弱的那一處”。而也是通過網絡,他無意之中聯系到當時活躍於海南話歌曲的“金安仔”。得悉他從小就熱愛音樂,“金安仔”就不斷的鼓勵他,於是他開始“學習小家庭作坊模式的音樂制作”,用自己的積蓄購買制作音樂需要用的錄音設備,通過網絡自學錄音技術。
一個月后,由自己填詞自己演唱的海南話歌處女作《分手后》制作完成了。當他帶著耳機聽著這首屬於自己的第一首海南歌曲,“此時整個世界的紛紛擾擾的不重要了,我沉溺在音樂裡,恨不得痛哭流涕”。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