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淼 於鵬 焦島
制作風箏 走上致富路
1986年,楊紅衛進入風箏廠,她就開始每天做風箏,后來就被調到了設計室。“那時候自己想設計一個什麼樣的風箏,想做一個什麼樣的風箏就自己有自主權了。”楊紅衛說。
“打比方說設計一個鳳凰的或者一個什麼的,那個時候就有時間了。做設計的時候,我們當時廠裡的領導覺得我在這方面有點天賦,就把比賽的一些東西或者設計一些比較好的產品交給我來做。”楊紅衛回憶著,1989年第二屆北京的門頭溝國際風箏節,當時做的一個菱形的串形的一個風箏,把年畫和風箏相結合了。“我們把年畫和風箏相結合了,風箏的畫面都是楊家埠的年畫的性質的。”
1992年5月,楊紅衛自己成立了一個作坊,慢慢走上了致富路。“你比如說我們楊家埠,原來是一個很小的一個村子,而且那個時候的房屋都是參差不齊的,甚至說是有的就是說像快要倒塌了一樣。”楊紅衛說,“你看現在我們楊家埠,通過政府部門給我們支持,建成了這個集這個旅游觀光於一體的楊家埠大觀園,我們的房子經過很多的改造,都非常的錯落有致,現在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車,而且住上了這種房子,現在各個方面的條件都是非常的好。”
夢想宣言——制作風箏,走上致富路,讓濰坊的風箏走向世界、飄的更遠!
相關專題 |
· 中國夢·我的夢——全國百家網站尋找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