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韓喜平:理解“中國夢”:關於實現“有尊嚴的生活”

2013年12月31日16:32   來源:《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原標題:理解“中國夢”:關於實現“有尊嚴的生活”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大型展覽《復興之路》后發表了關於中國夢的重要講話。他指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現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①實現中國夢不是幻想和空想,而是理想和信念。馬克思曾經把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現實,而我們也同樣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把中國夢變為現實。從現實出發,中國夢的實現是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民生問題緊密相連的。

  目前,黨中央一直關注著民生問題,把能否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中國共產黨的一項基本任務。“民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實現中國夢的最基本的保障。如果不能構建一種有尊嚴的民生,中國夢就不能落實到每個人的生活當中。這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所決定的。因此,我們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進一步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隨著物質財富的增長,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有尊嚴的生活”構成了民生問題的基本內涵之一。

  理解和實現“中國夢”的三個基本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中包含了豐富的內涵。我們認為,理解和實現中國夢最起碼要把握好以下三個基本原則:個人與國家的統一,理想與現實的統一,自信與實干的統一。中國夢是偉大的民族夢,也是具體的個人夢﹔我們不僅要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也要達致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中國夢不僅是理想的,同時也是現實的﹔既需要信心百倍地昂首闊步,更需要踏踏實實地埋頭苦干。

  首先,要實現個人與國家的統一。中國夢是國家夢,是民族夢,也是個人夢。對於廣大人民群眾來說,是國家民族之夢與個人夢的統一。因此,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機會。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這種命運共同體一直生活在“家國一體”的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社會主義國家能夠整合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實現兩者的統一,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與長處。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並不是沖突的,一定要打破形而上學的僵化思維,不能把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割裂開來。歷史証明,每當國家強大的時候,個人的生活也是有尊嚴的。相反,在國家衰落時,個體也是沒有尊嚴的。因此,個人的夢想隻有融入國家的大夢想當中,才能真正實現。正如著名作家馬卡連柯所說的:“任何一種不為集體利益打算的行為,都是自殺的行為,它對社會有害,也就是對自己有害。”

  其次,要實現理想與現實的統一。夢是一種理想,是一種願望,夢的內容反映的是人對美好事物和生活幸福的追求,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生存理想和遠大抱負。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個人都需要有一種精神。理想是人之為人的一個根本性特征。人總是在不斷地追求理想中才獲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理想意味著人總是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這個目標構成了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沒有理想的生活將是空虛的,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當今時代,由於各種原因的功利主義思潮的影響,人們似乎失去了理想的維度。這必然導致國家和民族精神受到沖擊。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是民生問題的理想性維度,如果失去了理想,民生就將失去尊嚴。然而,這種夢想又不是沒有根據的。沒有根據的夢想隻能是空想。歐洲的“空想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空想,原因就在於他們所提出的設想沒有科學的根據。而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找到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科學根據,即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這就說明,實現中國夢是需要有現實基礎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直是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近代以來,多少仁人志士為之拼搏奮斗,炎黃子孫在追夢的道路上不斷艱難地探索前行,但是由於沒有找到與國情緊密結合的道路而隻能鎩羽而歸。隻有中國共產黨面對國情,經過近百年的奮斗,找到了正確的革命和建設道路,才為實現夢想提供了可能。因此,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最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夢想的時代。我們要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總結經驗教訓,把偉大的夢想落實在廣大人民群眾追求有尊嚴的生活實踐當中。今天實現夢想仍然必須面對現實,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我們要認識到:一方面,經過多少代人的奮斗,我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已經擺脫了絕對貧困、極端落后的面貌,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我們有能力走上偉大復興之路﹔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仍然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還有諸如環境污染、貧富分化、醫療衛生、住房保障、教育公平等一系列民生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實現中國夢也就是實現中國人民有尊嚴的生活理想。

  最后,要實現自信與實干的統一。學術界一直在探討中國夢如何展示中國氣派的問題,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具體體現。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我們對中國未來充滿自信,這種自信給整個民族以力量。如果沒有這種自信,不可能提出偉大復興中國之夢。我們通過改革開放的實踐,証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成功的。實踐的成功也証明了指導實踐的理論的成功。未來,中國的自信還需要在文化自信上進一步加強。隻有文化上真正自信了,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有尊嚴的生活才是可能的。然而,要把這種自信真正落到實處,必須真抓實干,“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用實際行動來証明我們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中國夢,歸根到底也必須依靠人民的奮斗來實現。中華民族自古就有自強不息的勤勞奮斗傳統,這就要求必須力戒空談、真抓實干,為實現中國夢掃清前進的障礙。

  上述理解和實現中國夢的三個基本原則,為我們進一步探討解決民生問題提供了根本出發點。正確處理上述三對關系,同時也預示著一種有尊嚴的民生願景。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