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動改革偉業

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3年12月30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動改革偉業(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體,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建立社會參與機制,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作用,齊心協力推進改革。”這一重要論述,體現了我們黨對唯物史觀的准確把握、對人民群眾歷史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認識。全面深化改革,應從思想深處認同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基本原理,深刻認識人民是改革的主體,從而更加自覺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感情上貼近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推動改革偉業。

人民群眾是創造社會歷史的主體。唯物史觀認為,決定歷史前進方向的是“行動著的群眾”。作為歷史活動的主體,人民群眾的意志、願望、要求和實踐反映社會發展趨向,代表時代精神,體現社會發展規律。任何階級和政黨要成為進步的社會力量,推動社會前進,就必須反映並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意願和要求。人類社會從低級向高級有規律向前運動發展,人民群眾自身也在不斷發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越來越自覺,其主體作用呈不斷增強的趨勢。也就是說,人民群眾對歷史進程的影響不僅是決定性的,而且這種決定性作用是不斷增強的。隻有堅持唯物史觀的這一基本原理,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一切依靠群眾,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才能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對改革的衷心擁護和支持,不斷獲得改革事業發展的新動力、新智慧,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

人民群眾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起主導作用。生產力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人民群眾在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中起主導作用。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其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更為基本的矛盾,決定著社會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和其他社會關系的基本面貌,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基本的動力因素,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力是由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構成的,是勞動者與勞動資料、勞動對象的統一。其中,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只是生產力構成中“物”的要素,隻有同勞動者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真正的生產力﹔無論它們在生產力中佔有多麼重要的地位,歸根到底是勞動者進行勞動的成果。換句話說,生產力是人的因素與物的因素的統一,人的因素是其中最重要、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正是人民群眾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積累生產經驗、改進生產工具,才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和進步,並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從根本上影響和決定著社會基本矛盾的走勢,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最終的推動作用。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生產力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承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力量,肯定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最終決定力量,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准。唯物史觀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准。人類社會是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隻有在物質生產活動和交往活動的基礎上,人們才能進行觀念創造活動。因此,生產實踐和交往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不能從范疇、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應從實踐出發來解釋范疇和觀念。唯物史觀把主體與客體、思維與存在、主觀與客觀等關系在實踐基礎上統一起來,認為實踐在不斷發展,認識也跟著不斷發展。當前,國內外環境都在發生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我國發展面臨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解決這些矛盾、困難和問題,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制定切實可行的改革舉措,並且通過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來檢驗這些舉措,逐步完善這些舉措,以實現改革目標。

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社會歷史發展是無數個人合力作用的結果,每個人的作用都不為零。唯物史觀在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的同時,也承認杰出人物的重要歷史作用,認為他們起著宣傳教育、組織指揮、團結率領人民群眾的作用,是實現一定歷史任務的主要倡導者和領導者,也是歷史進程的影響者,能夠影響甚至決定歷史事件,加速歷史任務的完成。但杰出人物歷史作用的形成和發揮,是同他們作為人民群眾和先進階級的代表分不開的。杰出人物能發揮歷史作用,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和活動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他們的作為概括了人民群眾的經驗、集中了人民群眾的智慧,在人民群眾的實踐中經受檢驗並不斷豐富和發展。如果離開人民群眾的參與,他們的思想引領、組織領導就會失去現實對象,他們的才能和智慧的發揮就會失去深厚的根基,他們的思想理論和戰略策略就不能轉變為巨大的物質力量。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人民群眾的歷史性活動,任何杰出人物都難有作為。還應該看到,政治上的杰出人物是群眾運動的產物,個人作用不可能取代人民群眾作用﹔他們不管在歷史上發揮什麼樣的作用,都有其歷史局限性, 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力量是人民群眾。堅持唯物史觀的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正確處理黨群干群關系,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團結和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推進改革。

人民群眾是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享有者。人民群眾是創造社會歷史的主體,也是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主體。唯物史觀認為,要調動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性,就要重視發展成果由人民群眾共享,使人民群眾成為社會歷史的價值主體,讓人民群眾享受改革發展的成果,不斷維護和發展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權益。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要不是每一個人都得到解放,社會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人民是改革的主體,內在包含人民是價值主體之意。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以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旨歸,自覺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意志統一起來,切實做到全面深化改革為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依靠人民,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執筆:丁晉清)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