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沖及
2013年12月27日07: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毛澤東同志給我們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精神遺產,工作方法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工作方法是毛澤東同志在領導革命和建設中極為重視的問題。他說過:“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他的話講得很重,卻是千真萬確的真理:即便提出的任務是正確的,道理講得也很清楚,如果沒有好的工作方法來實行它,也會變成“空話”。
按照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是毛澤東同志最基本的工作方法。這裡不敢說對他的工作方法所具有的特點作出完整的概括,只是想就其中的幾個特點談一點體會。因為毛澤東同志工作方法的價值並不隨時間流逝而失去,我們應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充分地發掘它、使用它、發展它,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高度的戰略思維能力
戰略思維能力(也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戰略頭腦),對擔負領導工作的人來說是做好工作的先決條件。它首先是指具有全局性的眼光和敏銳的預見性。毛澤東同志一向要求:“拿戰略方針去指導戰役戰術方針,把今天聯結到明天,把小的聯結到大的,把局部聯結到全體,反對走一步看一步。”
人們觀察和認識事物,通常隻能從一個個局部開始,但決不能停留在這裡。隻有把各個局部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形成整體的觀念,並且弄清那些局部在全局中所處的位置以及彼此間的聯系,才能正確地指導工作。有些事從局部來看是有利的,但從全局來看是不利的,那就得堅決頂住,不能去做。
毛澤東同志對這個問題十分看重。他說:“馬克思主義者看問題,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體。”“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乃是說的帶全局性的,即對全局有決定意義的一著,而不是那種帶局部性的即對全局無決定意義的一著。”隻有全局在胸,才能有把握地走好每一步棋。
事物是發展變化的,全局形勢也在不斷發展變化。毛澤東同志在指導工作時,總是首先把力氣用在觀察和判斷全局上,特別是敏銳地察覺出哪些是對全局發展變化有重要影響的新情況和新問題,從而果斷地作出重大決策。他在中共八屆七中全會上說:“要善於觀察形勢,腦筋不要硬化。形勢不對了,就要有點嗅覺,嗅政治形勢,嗅經濟空氣,嗅思想動態。”讀讀毛澤東同志在中央會議上的講話,每當重要的歷史關頭,他經常先這樣分析:現在局勢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它和以往不同的特點是什麼,發展的前途如何,因此我們的方針應當相應地作怎樣的調整。這裡,可以以解放戰爭為例:
1947年夏季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后,這年年底毛澤東同志就對政治、軍事、經濟三個方面的實際狀況作了仔細的具體分析,得出一個全局性的結論:“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二十年來沒有解決的力量對比的優勢問題,今天解決了。”“這個事變一經發生,它就將必然地走向全國的勝利。”
這是一個大判斷,是對中國革命發展進程的大判斷。那時,國內局勢中仍有許多不很明朗的地方,還存在不少容易使人感到迷惑的次要因素,並不是所有人都已看清楚這個歷史轉折點已經到來。即使有這樣那樣的感覺,也沒有得出如此明晰的結論。毛澤東同志經過敏銳而審慎的觀察和思考,不失時機地作出這個判斷。有了這個大判斷作依據,怎樣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這些重大問題便提到現實議事日程上來了,新中國的經濟構成、經濟綱領、政治綱領也到了要正式向全黨和全國人民宣告的時候了。
再如,1948年遼沈戰役結束后隻隔了10來天,毛澤東同志就作出一個新的判斷:“中國的軍事形勢現已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即戰爭雙方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民解放軍不但在質量上早已佔有優勢,而且在數量上現在也已經佔有優勢。這是中國革命的成功和中國和平的實現已經迫近的標志。”“這樣,就使我們原來預計的戰爭進程,大為縮短。原來預計,從一九四六年七月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便可能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隻需要從現時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可能將國民黨反動政府從根本上打倒了。”全國解放戰爭便以這個全局性的判斷為依據,以新的姿態新的部署,加快步伐地展開了。
一名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如果沒有這種全局性的戰略眼光,當機立斷,正確決策,大刀闊斧地打開新的局面,而是被動地忙於應付枝枝節節的局部性事務,就不可能在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甚至會坐失良機和發生失誤。
預見性同全局性眼光分不開,要求指揮者看得遠、看得准,對剛剛露頭的傾向具有敏銳的識別力,能夠分辨它是好的還是不好的,並且能預見它的發展趨勢。毛澤東同志認為這是領導干部必須具有的政治品質。他在中共七大的結論中說:“預見就是預先看到前途趨向。如果沒有預見,叫不叫領導?我說不叫領導。”“坐在指揮台上,如果什麼也看不見,就不能叫領導。坐在指揮台上,隻看見地平線上已經出現的大量的普遍的東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領導。隻有當著還沒有出現大量的明顯的東西的時候,當桅杆頂剛剛露出的時候,就能看出這是要發展成為大量的普遍的東西,並能掌握住它,這才叫領導。”
高手下棋,誰能比對方多看幾步,誰就可能取勝。毛澤東同志在工作中總是想得很遠。他不是隻忙碌地應付擺在眼前的種種具體問題,同時能對未來可能出現的重大變動未雨綢繆、早作准備。當抗日戰爭正處在緊張關頭的時候,他已開始考慮未來的新國家和新社會應該是怎樣的,寫出了《新民主主義論》。以后,隨著客觀形勢的發展和實際經驗的積累,這種設想就越來越清晰具體。當歷史巨大變化來臨的時候,無論1949年共同綱領還是1954年憲法的誕生,都不是倉促草就,而是經過長期的醞釀和積累,做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以后的歷史事實証明,這些根本大法的各項規定都是切合實際、富有成效的。
對社會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傾向性問題,毛澤東同志總是主張要覺察早、應對快。他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說,“以后要注意辨別風向”。他引宋玉《風賦》中所說的:“夫風,起於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於土囊之口。”並且說:“大風好辨別,小風就難辨別,領導干部要特別注意這種小風。”他高明的地方在於當某種不好的風向還隻處於“青蘋之末”的時候,就能夠意識到它經過慢慢的逐步的“侵淫”,有可能形成“盛怒於土囊之口”的風暴。這也就是古人常說的“防微杜漸”的意思。而不少人不僅對處於“青蘋之末”的這種風向毫無識別能力,甚至當它已逐步“侵淫”而走向“盛怒於土囊之口”時仍麻木不仁、視若無睹,結果,拖延得越久,問題就越大,甚至發展到積重難返而很難解決。當然,如果脫離實際情況,對還處於“青蘋之末”的微風就用對付“盛怒於土囊之口”者的霹靂手段去對待,那也會造成嚴重的錯誤。以往出現過的這種教訓,同樣值得深思和記取。
總之,全局性眼光和預見性十分重要。隻有具備這兩個條件,才會有宏偉的膽識和魄力,才可以引導人們在行進中始終有明確的方向感和充分的自信心。這是毛澤東同志工作方法的突出特點。所以,總給人以高屋建瓴、大氣磅礡的感覺。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