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夢”思想:從毛澤東到習近平

——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

2013年12月23日14:57   來源:天津日報

三、江澤民為核心的三屆中央的“中國夢”

江澤民作為黨的總書記主持中央工作13年,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內外形勢十分復雜、世界社會主義出現曲折的嚴峻關頭,成功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江澤民不僅對未來中國發展的路線圖和奮斗目標作了進一步深化,而且明確了后來提出“中國夢”的主題。

(一)細化了鄧小平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明確提出“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

黨的十四大再次肯定鄧小平的“三步走”發展戰略。鑒於黨的十三大已宣布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溫飽的第一步目標基本實現,黨的十四大進一步明確了近期和長遠的奮斗目標,提出在20世紀90年代初步建立起新的經濟體制,實現達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發展目標﹔再經過20年努力,到建黨100周年時,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完整的制度﹔在這個基礎上,到21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就能達到第三步發展目標,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據此,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在21世紀前半葉的新“三步走”發展戰略,指出: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建黨100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快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紀中葉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是對鄧小平第三步發展戰略的具體化。兩次黨代會都強調“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為后來“中國夢”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深化小康社會目標,將其分為總體小康和全面小康兩個階段。

1997年提前3年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任務后,2000年10月,十五屆五中全會首次宣布人民生活達到總體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我們已經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前兩步戰略目標,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從新世紀開始,我國將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對小康社會作這樣的分解,有利於扎實、穩妥、高標准地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

為此,以江澤民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進一步明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內涵。黨的十六大宣布“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並昭告全國人民:要在21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經過這個階段建設,再繼續奮斗幾十年,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報告明確提出如何將“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提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具體要求、歷史機遇和實現途徑。這就更加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的小康社會思想,也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理論。

(三)明確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概念。

黨盡管從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數十年來一直始終不渝地為實現這個使命而奮斗,但明確地、大量地使用這個概念卻是在21世紀以來。

江澤民在2001年慶祝建黨80周年的講話中指出:我們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創了正確道路,希望廣大青年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他在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強調:我們黨必須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前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此后,黨代表大會文獻一直使用這個概念,學界開始研究這個概念內涵,媒體開始高頻率地宣傳這個概念。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