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馬丁·雅克:中國夢 從歷史看未來

2013年12月11日14:02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馬丁·雅克:中國夢 從歷史看未來

  習近平時代的國家模式也是多維的,但這一多維化體現在其他方面,並且較前者更為復雜。其中,必要的經濟改革是最顯著的特征:從前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轉變為以消費為主導,增加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促進服務行業的發展,推進金融領域的改革,在這一過程中,人民幣在國際經貿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從前的獨生子女政策也在逐步放開,戶籍改革制度也在穩步進行,環境保護問題也被賦予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社會保障在不斷擴大,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中等發達國家。而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夢將得以實現。這一全體中國人民的夢想不僅體現在經濟方面,國家的繁榮將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你還是個窮人的時候,經濟就是一切﹔而當國家逐漸富有起來,整個社會在經濟發展以外、其他方面的考慮和需要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一雄心所表達出來的自信是驚人的,尤其是對於一個長久以來以謹慎和冷靜著稱的領導層,及其文化和民族。

  中國夢還強調民族團結的重要性,體現了國家和社會中不同種族間的關系。此外,中國夢還指出,國家夢與個人夢是相輔相成的,中國夢的實現有賴於眾多個人夢想的實現。這一點我們已經可以從中國年輕人對未來積極樂觀的態度上感受得到。正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所闡述的那樣,每一個中國人都將經歷歷史性的重大改變,他們將更加與世界接軌、更加全球化、更加投入、更加自信、心胸更加開闊、更具環保意識。總之,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的夢想,是整個民族的夢想。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講到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中國夢。它的含義包括國家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個領域的改革。“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一個時代的現象,中國在歷史長河中各個朝代(比如唐朝和宋朝)的偉大成就都能表明,無論按照哪個時代的國際標准,他們在各自的時代都能稱之為偉大的國度。因此,“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系著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共同命運。而在這一全球化的時代,這一夢想可以被看作是一個關乎國際社會的現象,它的實現將對整個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改變中國與整個世界的關系,這也是中國夢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事實上,這一部分是中國夢中最大膽的一部分。

  我們思考中國夢可能轉變、優化中國和世界的關系時,可以回溯中國當代史。從1978年到2013年,我稱之為鄧小平時代,其主要特征是關注當務之急。在走向現代化和脫離貧困的雙重壓力之下,中國人不得不縮小焦點:既不能迷戀過去,也不能夢想未來,而隻能專注現實。因為無法抗拒的現實需求,在中國,歷史隻能罕見地退居次位。在2005年至2008年我寫書期間,我震驚於這樣一個發現,即對中國未來的思考通常沒有建立在參考其歷史的基礎之上,現實危機使得歷史思考成為奢侈品。我覺得,當習近平認為中國應該重新審視歷史——不僅是建國后而是更遠久,歷史視角與現實思考密不可分的時候,這標志著鄧小平時代畫上句號。

  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十九世紀末是一個轉折點,中國急劇衰落影響了國內完整性和國際地位。已故美國歷史學家白魯恂(Lucian Pye)曾說“中國身為不折不扣的文明體系卻想混入民族國家之列”,在十九世紀末囿於自身弱點而適應國際體系的歐洲規范。然而,中國不再弱小﹔恰恰相反,她日益強大。她的崛起顯而易見:從靜默垂頭的變得自信豪爽。白魯恂所描述的時代已經終結。中國尚無法對白魯恂提出的問題給出具體答案,但是,這些問題在因衰落、后退而被擱置於歷史書中長達一個世紀之久后,終於開始被探索並進入議程。白魯恂提出了兩個問題:一個是成為文明國家而非民族國家意味著什麼﹔另一個是如果中國不再因弱小而不得不適應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而是可以根據自身需要、特點和歷史去修正和形塑體系,這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這些問題我們還都沒有答案,但是有一件事很清楚:中國的不斷崛起將大大影響國際版圖,這可能是自英國工業革命后對當今時代的最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很難相信我們的現行世界體系可以得以持續,它可能發生難以計量的變化。人們已經意識到這種變化可能難以避免,然而,當下關於世界體系未來發展的討論,即全球政治及其構成要素——包括民族國家,都被縮小到對國際金融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機制的討論,這無疑是迷失於細節,無法顧及大局和看清左右成敗的大問題。這折射出對超越當前世界體系認知能力的不足,對根本性變化預見能力的不足,以及對巨大范式轉變接受能力的欠缺。思考中國崛起就是需要這樣的思維。當世界不再由世界15%人口所構成的西方來主導和代表,而是被85%世界人口的發展中國家取代,中國成為最重要代表﹔我們需要大大豐富想象力來預見這樣一個世界。屆時,我們現行的民眾國家體系優勢將面臨質疑,不單中國作為文明國家難以融入傳統歐洲的民族國家規范,其他非西方國家,如印度,伊朗,土耳其和尼日利亞,不也面臨著同樣的境遇?以前西方殖民地沒有選擇的余地,採用了民族國家的形式。但想象一下,在一個中國作為文明國家並佔據主導地位的后西方世界裡,中國成為催化劑,可能出現更具多樣性的國家形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