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徐曉全:從“管理”到“治理” 治國方略重大轉型

2013年11月18日10:59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從“管理”到“治理”:治國方略重大轉型

黨的三中全會歷來是承載中國重要戰略部署和推動社會重大轉型的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在全國人民和世界各國的矚目和期待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果不負重望,以制度創新和理念創新繼續深化改革:強調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強調要維護憲法權威,深化行政、司法、經濟體制改革和保障人權﹔決定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決定建設城鄉統一用地市場,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決定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等等。從理念創新來看,十八屆三中全會最大的創新是“治理”取代“管理”成為黨在全面深化改革時期的執政理念。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共在6處9次提到“治理”一詞。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要“加快形成科學有效的治理體制”﹔提出“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提出“創新社會治理”,“要提高社會治理水平”,“要改進社會治理方式”,等等。

治理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興起於西方國家,現已成為全球政府治道變革的普遍趨勢。治理理論認為,治理是一個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互動的過程,強調政府與社會通過合作、協商、建立伙伴關系、確立認同和共同的目標等方式實施對公共事務的管理,從而尋求政府與公民對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和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它以合法性、參與性、公開性、透明性、回應性、法治性和責任性等為基本特征。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治理”確立為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執政理念,既是對治理理論的積極借鑒,又具中國特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實踐總結和必然選擇。

從“管理”走向“治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面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新情況和新問題,黨始終把理論創新作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的力量源泉。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社會建設和管理”被列入“五個統籌”之中,作為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要方面和必然要求。2004年十六屆四中全會第一次提出“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2007年十七大提出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2011年以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在中央頻繁強調下成為新的政治話語和執政理念。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研討班上,中央改變了以往研討經濟問題的傳統,首次將“社會管理”上升到與“經濟發展”並駕齊驅的地位,提出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戰略構想,強調社會管理在整個國家的戰略發展、規劃重點、資源配置和政策部署等多個方面的重要性和優先性。2011年5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研究了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問題。2012年十八大提出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由“格局”上升為“體制”,並且強調“法治保障”,表明社會管理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屆三中全會繼續推進理論創新,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與“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並列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意味著黨的執政理念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轉變為政府自上而下與社會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治理”,這顯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創新,標志著“治理”取代“管理”,成為新時期深化改革的執政理念和治國方略。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