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切實鞏固高校意識形態教育主陣地。高等教育具有文化傳遞、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的重要職能,是國家創新人才的搖籃、創新體系的核心力量和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向導。高校也因此成為意識形態領域的前沿陣地。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加強黨對高等教育事業的領導,是保証人才培養和先進文化政治方向的重要戰略,對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有著重要的意義。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通過開展課程教育、主題宣講、讀書活動、社會實踐等系列主題活動,教育啟迪大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夢,引導他們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的理想緊密聯系起來,明確自己在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實現偉大中國夢中肩負的使命和責任,激發他們刻苦學習、投身實踐,把夢想化作成長成才的動力和行動。要切實加強對高校輿論宣傳陣地的管理,強化陣地意識和責任擔當,加強督導檢查,及時掌握意識形態領域新情況新動向,加強動態分析和科學研判,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主流思想輿論動力。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增強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要通過開展教學觀摩、競賽、論壇,組織評選優秀案例、教案、論文、精彩一課等,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質量的提高﹔通過構建教學信息資源庫、成立教學協作中心,推動區域內高校教育教學的交流和資源共享﹔通過全員培訓、骨干研修、項目帶動、擇優資助等多種途徑,造就一批堅持正確方向、理論功底扎實、善於聯系實際的學科和課程帶頭人,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業務過硬的教師隊伍﹔通過教學督導、評估和質量監測,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檢查納入文明學校建設、高等學校評估的考評體系,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要整合各類課程資源,造就實現中國夢的創新人才。要進一步發揮高校的教學科研優勢,緊緊圍繞國家發展規劃,尤其是圍繞科學、文化、社會等領域的發展需求,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議和戰略預測,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的高端智庫。整合各類課程資源,大興學習之風、研究之風,將中國夢的宏大構想與當代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的緊迫需要相結合,與大學生成長成才相結合,引導大學生把個人理想信念與民族復興大業相統一,把對理想信念的堅守,化作實現中國夢的具體實踐。
積極拓展大學生理想信念多元化教育途徑。要主動佔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首先,必須加強正面輿論的傳播和引導,結合大學生關注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及時並有針對性地回應網絡關切,牢牢把握網絡文化育人的主動權。其次,注重網絡監管,建立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統籌推進網絡建設、網絡監管、網絡評論等隊伍建設。第三,加強網絡教育和服務,通過搭建網絡互動平台,幫助大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開展師生網絡素養教育,實現網上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和自我保護,營造科學、文明、健康、守法的網絡氛圍。要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要廣泛開展“三愛”、“三節”活動,使之成為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有效載體。要積極營造優良校風學風,深入推進平安校園、文明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建設﹔充分發揮論壇、項目帶動作用,舉辦名家和教授主題講座、學術報告,開展各類科技創新競賽,推進高雅藝術、鄉土藝術、廉潔文化進校園活動,培養大學生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提升他們“圓夢”能力。要扎實推進實踐育人常態化。組織實施大學生挂職實踐計劃、志願服務活動等,以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為目標,實施項目化、基地化、制度化、特色化的“實踐育人工程”,幫助大學生增長才干、提高素質。引入社會教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調查,讓大學生感受祖國的滄桑巨變,培養他們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觀點、方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使他們增強“三個自信”,堅定理想信念。
加強和改進立德樹人、教書育人工作。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凝聚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教師發揮主要作用。要在加強教師思想教育引導上下功夫。要充分發揮高校學科和人才優勢,建立健全學習制度,不斷豐富學習方式,增強教師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要在推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上下功夫。深入貫徹落實《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將學習師德規范列入新教師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定期評選教書育人楷模和師德標兵等,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引導教師愛崗敬業。要在拓寬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途徑上下功夫。認真研究新形勢下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的新特點,創新方式方法,在潛移默化中加強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引導。要支持並引導教師在職業上獲得快速發展,通過評價、考核體系,落實相關待遇,幫助教師解決實際問題,引導教師將主要精力放在培養高素質人才、創造教學科研成果上。
(作者為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