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說,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黨隻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這是基於黨的奮斗歷史,面對現實和未來的,關於黨和群眾關系問題的一個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的論斷,也是相信群眾、相信黨的兩個基本原則的基礎。
一
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歷史,就是同中國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是依靠人民,和人民一起探索、創造、犧牲奮斗的歷史。在和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的時候,黨就取得勝利﹔在脫離群眾的時候,黨就陷入挫折,局部脫離則局部挫折,整體脫離則整體挫折﹔在重新建立和保持同群眾的血肉聯系的時候,黨又繼續前進了。
中國共產黨在人民群眾的奮斗中孕育和誕生。出席黨的一大的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寫給共產國際的報告中,曾經流露一種擔憂,說參與組建黨的是一些“傾向社會主義的學生”,“不懂馬克思主義,缺乏社會主義實踐”,“從來不曾同工人階級有過密切的聯系”。他似乎不了解那些最早接觸和初步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先進分子,各地雨后春筍般出現的黨的早期組織,成為“五四”運動的中堅和最活躍的參加者,黨的成立正是“五四”運動的延續和必然結果。
這個沒有一束鮮花祝賀、默默無聲地建立起來的黨,在自己的幼年就通過領導和組織群眾斗爭的實踐,顯示出驚人的歷史活力和異常深厚的社會根基。黨成立的第二年到第三年,中國工人運動掀起高潮,罷工100多次,罷工工人30多萬,運動持續13個月之久。1922年5月在廣州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成為中國工人階級的第一次全國性盛會,代表110多個工會和34萬有組織的工人。其間產生最大影響的有省港海員大罷工、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開灤大罷工、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農民運動、青年運動、婦女運動,也呈現出從未有過的嶄新局面。哪裡有群眾斗爭,哪裡就有共產黨人的沖鋒陷陣,哪裡就有黨的隊伍的壯大。孫中山對追隨者說:“我們的革命運動,黃花崗、潮州之役,人數極少﹔鎮南關之役不過200人﹔欽廉之役不過100余人﹔現在中共組織工農運動,群眾一起來,動輒成千逾萬﹔開灤罷工、‘二七’罷工規模浩大,震驚中外,其勢尤不可侮!”
毛澤東1945年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說那時黨的領導中佔統治地位的以陳獨秀為代表,到大革命后期就不要馬克思主義,忘記無產階級的領導,忘記人民大眾,忘記農民。土地革命時期又來一個急性病。犯急性病的人還是不要農民,連小資產階級、中產階級也不要,結果自己變成“空軍司令”,隊伍越打越小。頭一次,5萬黨員剩下1/5。后來一次,30萬剩下不到1/10。
大革命失敗,黨領導南昌起義,打響武裝革命第一槍。接著引導革命走向勝利的就是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以后開辟了井岡山道路——建立農村根據地、實行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取得全國政權的道路。抗日戰爭,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是最廣泛地團結和依靠全民族群眾。帝國主義欺負中國,主要原因在於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有了共產黨,就能夠克服這一缺點。黨把全民族各階層愛國群眾團結起來、組織起來。這是一次全民族的大動員。抗日戰爭勝利以后的人民解放戰爭,在一定意義上,不僅是國共兩黨的戰爭,也不僅是國民黨軍和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的戰爭,而且是蔣介石集團在美國當局支持下向中國人民發動的戰爭,是中國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反擊的戰爭,也是中國人民對國民黨當局反人民戰爭的回答。當時任山東兵團九縱司令的許世友將軍下達作戰命令就說,這是“人民對自己軍隊的命令”。
王樹增的《解放戰爭》,因為翔實的史料和大量作者採訪的第一手資料,與其把它作為文學作品,不如作為一部史料書。這是一部通過解放戰爭全景展開的黨和人民軍隊拯救人民、人民全身心地支持黨和軍隊的壯闊而深情的歷史畫卷。
陝北戰場,部隊缺糧。一位父親和弟弟犧牲、丈夫在前線的農村婦女,挖出在山裡的僅有的十幾斤谷子,連夜碾米,第二天送給部隊,自己因為勞累和飢餓暈倒在地,背上的嗷嗷待哺的孩子也餓死了。彭德懷將軍說:“人民恩德如山”。東北戰場,黑山阻擊戰。我們的部分戰士還來不及換上冬衣,裹著毯子上陣。周圍村子裡的老百姓紛紛涌來,把家裡的各種衣物被褥送給戰士。一位老大爺說:“孩子,別怕,天塌下來我們頂著!”挖土,加上老百姓送來的門板、檁條、草墊,修筑工事,生生在那個本來沒有山的地方,造出一座山來。一個敗下陣來的國民黨軍營長,躺在雪地上仰望天空,對擁有強大現代化裝備的國民黨軍的失敗百思不得其解。他環顧四周,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從四面八方,鋪天蓋地涌來的牲口、大車成千上萬,給人民解放軍送來軍火彈藥和大餅、窩頭、大蔥、豬肉,運走傷員和戰利品。他如夢初醒,終於明白國民黨軍為什麼沒有希望。蘇中戰役,華野主力3萬人,直接參加戰斗的群眾14萬人,支前民工50萬人,1萬多條民船轉運糧食、彈藥、兵員和傷員。淮海戰役期間,一個叫朱家宅子的小村,120戶人家,1947年2月15日這一天,攤1850斤煎餅、烙1200斤白面餅、磨1800斤面粉、籌集6000斤柴草,用小推車送給部隊。
難怪前線採訪的國外記者寫道,人民的支持抵消了美國向蔣介石集團提供的任何數量的軍事技術援助,成為古往今來“軍事公式裡巨大的未知數”。
抗美援朝是一場關系新生共和國生死的戰爭。一方是美國,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它資源最豐富、科技最發達、武器最先進,擁有最大群體和最高水平科技人才儲備,而且從未停止向國外的掠奪,本土200余年沒有戰爭,卻一發再發戰爭財。1950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整個西方世界的2/3,黃金儲備佔70%,工農業總產值15078億美元,工業總產值佔整個西方世界的一半以上,鋼產量8770萬噸,小麥產量佔西方世界的30%以上。美國航空母艦的數量和總噸位佔世界80%,擁有世界最多的先進作戰飛機和最大規模的海軍艦隊,而且是唯一擁有原子彈的國家。美國的一個步兵師,裝備坦克140多輛,70毫米火炮330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美國建立起從日本到菲律賓、從意大利到關島,環歐亞兩大洲弧形帶的200多個軍事基地,部署其1/3的陸軍、100多艘戰艦和1100多架作戰飛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百年西方掠奪、戰爭蹂躪的廢墟上宣告成立,仍然面臨剿滅西北西南國民黨殘余軍事力量和解放台灣的任務。1950年,工農業總產值574億人民幣,鋼產量61萬噸。人民解放軍一個軍配備70毫米火炮190多門,大體為美軍一個師的一半,而且基本上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繳獲的舊式火炮。海軍和空軍尚在創建。
然而,人民和黨、和自己的軍隊站在一起。城鄉青年踴躍報名參加志願軍,父母送子女,妻子送丈夫,兄弟相爭入伍,熱火朝天的場景遍於全國。江蘇一位老媽媽,親自送4個兒子和1個女婿一同參軍。浙江省2000萬人口,報名參軍的農民100多萬。截止1951年10月,全國鐵路系統75%的員工志願赴朝,其中80%的人立功。全國農民組成60萬人的擔架隊、運輸隊和民工隊開往前線。截止1952年5月底,全國人民緊衣縮食捐獻人民幣5.565億元,折合3710架戰斗機。中共東北局曾經舉行“炒面煮肉會議”,要求一個月制作650萬斤炒面和52萬斤熟肉,提供給志願軍。1950年初冬的瑞雪中,中國許多地方的男女老少,包括政府總理和北京各機關干部,白天黑夜都在做炒面。在廣袤的中國大地,白山黑水間炒面飄香。
在國內,工人農民掀起愛國主義生產勞動競賽和增產節約運動,口號是“工廠就是戰場、機器就是槍炮”、“要人有人、要糧有糧”。民主黨派、群眾團體、知名人士紛紛發表宣言,譴責美國的侵略行徑和支持抗美援朝戰爭。各地基督教、天主教會相繼集會,決心割斷同帝國主義的一切聯系,擺脫帝國主義的控制。工商界人士踴躍表示,他們不會忘記百年來帝國主義的侵華罪行,民族工商業的利益同中華民族的利益緊密聯系。長期半殖民地環境中形成的一部分知識分子的親美、崇美、恐美心態,隨著戰爭的推進為之一掃。新中國的各項事業繼續恢復和發展,國家財政經濟狀況逐年好轉。
中美交戰,在從來的軍事教科書上,似乎是沒有懸念的戰爭。然而,這次是美國自己,親身領略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向他們展示的“軍事公式裡巨大的未知數”。戰爭勝負歸根結底取決於人心向背。中國的勝利,來自它是一場人民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