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好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的職責
森林、濕地、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維系著地球的生態平衡和人類的生存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與基礎。我國林業承擔著森林、濕地、荒漠三個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管理職責,是保護自然生態的主力軍。我們要按照習近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切實保護和改善自然生態,為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合理劃定自然生態保護紅線。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要求,劃定自然生態保護的紅線,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一是森林紅線:全國林地面積不低於46.8億畝,森林面積不低於37.4億畝,森林蓄積量不低於200億立方米。二是濕地紅線:全國濕地面積不少於8億畝。三是荒漠植被紅線:全國治理宜林宜草沙化土地、恢復荒漠植被不少於53萬平方公裡。四是物種紅線: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嚴禁開發,現有瀕危野生動植物得到全面保護。
深入實施十大生態修復工程。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保護與恢復、平原綠化、長江防護林、沿海防護林、重點地區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等十大生態修復工程,盡快恢復我國遭受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
加快構筑十大生態安全屏障。根據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確定的“兩屏三帶”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加快推進東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風固沙屏障、東部沿海生態屏障、西部高原生態屏障、長江流域生態屏障、黃河流域生態屏障、珠江流域生態屏障、中小河流及庫區生態屏障、平原農區生態屏障、城市森林生態屏障等十大生態屏障,構建我國科學合理的生態安全格局。
大力發展十大綠色富民產業。在全面提升林業生態功能的同時,大力發展料林培育產業、林產工業、木本糧油和特色經濟林產業、森林旅游產業、林下經濟產業、竹產業、花卉苗木產業、林業生物產業、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產業、沙產業等十大綠色富民產業,努力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作者為國家林業局局長)
相關專題 |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