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外經濟學家對話:GDP不能反映國民福祉
2013年08月08日10:03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經濟發展的終極目標是人類福祉——加拿大著名經濟學家馬克·安尼爾斯基與鮑宗豪教授對話

提要

作為國際通用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GDP不是萬能的。GDP自身的缺陷不能合理地反映國民福祉狀況,因而受到許多學者和政治家的質疑。目前國際上取得的共識是,雖然GDP與福祉指數有相關性,但當人均GOP達到3000-5000美元時,相關性隨即減弱。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把“幸福”、“福祉”作為發展目標,用“幸福指數”、“福祉指數”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近日,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上海師大哲學學院邀請加拿大著名經濟學家馬克·安尼爾斯基作專題演講,並與華夏院院長鮑宗豪教授就“福祉經濟”展開對話。

馬克·安尼爾斯基

加拿大幸福經濟學家、企業家、教授,專門從事幸福(經濟)評估研究,安尼爾斯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他開創了加拿大自然資本核算的先河,並最早提出關於經濟進步的可供選擇的措施,包括美國真實發展指數(GPI)和加拿大艾伯塔真實發展指數可持續幸福評估體系。他曾擔任艾伯塔政府高級經濟政策顧問14年。現在他為中國政府綠色GDP核算提供政策建議。馬克是加拿大生態經濟學協會前任會長,奧克蘭地區“發展重新定義組織”經濟智囊團的資深研究員。主要學術著作有《幸福經濟學——創造真實財富》。

鮑宗豪

1949年12月生,浙江奉化人,教授、哲學碩士,華東理工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上海華夏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上海市社會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主義辯証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世界經濟倫理學會會員。著重研究文化、文明與社會現代化。代表性論著有《論無知》、《權利論》、《知識與權利》《全球化與當代社會》、《民族復興的思想綱領:科學發展觀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價值》等。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等。

A

GDP已經不再能反映那些對人類的生活和幸福起著至關重要的因素

鮑宗豪:早就聽說你在幸福經濟方面的造詣及其在世界上的影響,近年來你又被我國國家發改委聘為“綠色GDP”的顧問,今天能在上海與你見面交流,很高興。

馬克·安尼爾斯基:十分有幸能與你面對面交流。我所寫的《幸福經濟學——創造真實財富》一本書被譯為中文版本,並得到廣大中國讀者的關注。在這本書中,我曾強調:必須建立一個新的經濟體系來取代舊的經濟體系。這意味著我們需要發展真實的財富,重新定義經濟,也就是我們今天將要談到的“福祉經濟”。

在當今世界范圍內,GDP是最主流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但是,美國前總統羅伯特·肯尼迪早在1968年就講到,GDP作為經濟進步的關鍵衡量方法,並不能衡量使生命更有意義的事物。在我看來,這種舊的國民核算體系不能夠反映當今社會中人們的福祉狀況。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也曾表示,“GDP已經不再能反映那些對人類的生活和幸福起著至關重要的因素”。

舊的經濟體系和核算方法不僅不能有效衡量人們的福祉狀況,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經濟與社會問題的核心在於:舊的經濟體系中銀行准備金制度會對自然、人力和社會資本產生破壞性影響,繼而從基礎上破壞一個國家的生命資本﹔同時,高利貸行為和債務貨幣使我們必須保持經濟的高速增長,以支付不斷增長且無法償還的債務利息,這將對人類精神產生巨大的破壞,最終會摧毀人類文明。

根據美聯儲的債務數據,平均每個美國人都會背負超過17.8萬美元的債務,並且每人每年支付利息高達1.137萬美元,這意味著平均每人每年要多工作八十七天來支付他們的債務利息。美國人以放棄他們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為代價,創建了一種全新的貨幣奴役形式。所以,我認為如果不對世界經濟和金融體系進行基礎性的重組,我們就不可能建設可持續的繁榮經濟,整個社會也將深陷於高利貸邪惡之手。

鮑宗豪:你對GDP作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弊端的分析很深刻。在當今社會,人們往往忘記了“經濟”和“財富”的真正含義。“經濟”來源於希臘語,本義是以富於智慧的方法管理家庭,關注的是家庭的福祉狀況。而“財富”一詞在十三世紀的古英語中意指“福祉的狀況”。所以,在我看來,經濟發展的終極目標是人類福祉。這應該也就是你所說的,應當以人類福祉為目標,全面改革舊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繼而建立一個新的經濟體系,即福祉經濟,並在這一新的體系中進行對真實財富的核算。

馬克·安尼爾斯基:你概括得好。作為國際通用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GDP不是萬能的。GDP自身的缺陷不能合理地反映國民福祉狀況,因而受到許多學者和政治家的質疑。目前國際上取得的共識是,雖然GDP與福祉指數有相關性,但當人均GOP達到3000-5000美元時,相關性隨即減弱。所以,約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經警告世人應當遠離對GDP的迷信。他曾指出,“GDP是充滿窮人的富裕”。

鮑宗豪: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把“幸福”、“福祉”作為發展目標,用“幸福指數”、“福祉指數”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在中國,以廣東、江蘇、浙江等地為代表的地方政府也紛紛把增強人民幸福感,提升人民福祉指數作為施政目標,把保障社會正義和人民福祉作為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的根本價值取向,這些都是對“唯GDP”的揚棄。

(責編:萬鵬、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