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以新視角解讀小說經典的成功之作
評周建渝《多重視野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
關四平
2013年07月30日16:4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 論斷出自文本 証據充分翔實

借鑒西方文論的某些觀點與方法來研究中國文學中的問題,無疑是可行的研究路數之一,但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切忌生搬硬套。以前的研究中就存在這一偏向。相比之下,周建渝先生則跳出了這一窠臼,他始終堅持立足文本,論從史出,通過對大量文本全面深入地剖析,來証明自己新論斷的可信性,從而顯得証據充分而又翔實,論斷堅實而有說服力。如關於劉備“仁義”特征問題,在《劉備“仁義”形象的反諷與解構》一節中,他詳細分析了劉備“敗走江陵”、“失信呂布”、“爭奪荊州”、“奪取西川”、“興兵伐吳”等一系列重要情節,這幾乎囊括了劉備一生的關鍵環節,在此基礎上才提出自己的新論斷:“《演義》一方面呈現劉備對其臣子及百姓的仁慈,以及劉備對關羽、張飛的義氣﹔另一方面又通過劉備對呂布、對東吳、對劉璋的種種不仁義的敘述,一步步抹除劉備的‘仁義’。”“《演義》以劉備一連串自相矛盾的行為來消除確定的意義,質疑其‘仁義’形象,以達到作品敘述的自我解構”(第31頁)。這是在眾說紛紜問題上提出自己新見解的突出例証。關於《三國演義》中劉備形象的評價,歷來存在著爭議,贊美其仁義者有之,認為其虛偽者亦有之。魯迅先生的論斷——“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 ],則精辟地指出了作者主觀命意與作品客觀效果二者之間的矛盾現象。“欲顯”“長厚”是羅貫中的主觀命意,“似偽”則是作品的客觀效果。也有學者從劉備的“顯性性格”與“隱性性格”的角度來詮釋劉備形象中存在的矛盾問題。[ ]周建渝先生則化用解構批評理論,從文本中劉備自相矛盾的行為中,看到了“意義的建構到意義的消解,暗示出文字呈現意義的不穩定性,亦瓦解了文字表述似乎要導出的某種確定含義”(第31頁)。這就打破了過去絕對化的思維模式與評價方式,啟發讀者從文本意義之不確定性的層面去作各種角度的解讀,從而使文本的詮釋具有了多種可能性,從而防止了把本來內涵十分豐富的文本人為的固定化、絕對化與僵死化的傾向。這是具有相當學術價值的研究嘗試。

此外,諸如《演義》與《戰國策》、《史記》在敘述模式與主題上的文本互涉的論斷,項羽/呂布/關羽之敘述的文本互涉的論斷,魏、吳、蜀三個集團種種不同的君臣關系的論斷等等,作者皆注重立足文本,通過大量例証的多角度剖析,進行充分而有力的論証,從而令人信服。

總體來看,周建渝先生的這部專著是鑒於《三國演義》中“蘊涵了異常豐富的可詮釋的潛能”(《自序》),而“以往學者對《演義》的詮釋,傾向於作品敘述意義的確定”(第15頁)。針對這種傾向,他重點在於“嘗試運用解構批評的視角,揭示《三國志通俗演義》中存在的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之敘述,由此看出作品意義呈現之相對性或不確定性,以及作品敘事結構的開放性”。“由此揭示作品意義的多重性與多義性”(第13頁)。作者把他這種研究的目的最終歸結為:“有助於‘話說三國’之研究朝著豐富與多元方向的發展”(第14頁)。這對《三國演義》研究的提升拓展與興旺繁榮,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