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時有發生的安全事故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楊學博:戶外運動,誰來系上“安全帶”
2013年07月29日17: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思索,為何總在痛苦后

“凡事要獨立思考。這次我相信了老公(山友“老K”),老公相信了三哥(當地向導),我沒有獨立、理性地思考。如果有,可能我會阻止(登山)的”。“四姑娘山事件”中的惟一幸存者“不必”在事后總結。

雖然我們不願看到,但是這樣的事情還在發生著。老K、小倩、手手、夏子……從2005年到現在,遇難者的名字可以寫出長長的一串。

防患於未然是降低戶外意外事故的根本之道。中國登山協會原戶外運動部主任李舒平認為,“最簡單的辦法,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辦法”,盡管很多人對宣傳教育嗤之以鼻,但是不可否認,這是目前預防戶外運動突發事件最根本的辦法。新西蘭有個水上項目的調查表明:當宣傳教育充分的時候,死亡率就降低﹔反之,死亡率就上升。

在意外事件發生之后,政府在戶外救援中往往擔負著重要職責。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的推動和引導作用,這體現了政府對公共事件的駕馭能力。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李致新倡議,在登山戶外運動比較集中、條件較好的地區,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牽頭,俱樂部及有一定技能的志願者參與,形成自救和互救組織,並逐步建立地區性乃至全國性救援網絡。

事實上,政府不可能也不應該成為戶外救援的惟一主體。一些專業人士認為無法構建全國統一的救援體系,事故發生后,最有效的救援隻能是就近救援。中國登山協會張志堅博士認為,民間救援將是救援活動的主體,國外也是如此。應當由當地政府、國家救援力量(部隊、警察等)和民間登山救援隊、登山隊共同配合,實施救援。

2006年9月,在中國登山協會支持下,國內第一個登山戶外運動專項保險誕生,很多保險公司都願意配合中國登協建立全國性的救援體系,在救援中提供實質性的幫助。無疑,這將是戶外救援中的一個積極因素。

(2007.04.13)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