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發掘明清檔案精華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長胡旺林
記者 葉帆
2013年07月23日15: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強調:“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價值的挖掘和闡發,維護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新時代鼓舞人民前進的精神力量”。明清檔案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有什麼樣的獨特價值?怎樣發揮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作用?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專門保管明清兩朝中央政府和皇室檔案的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長胡旺林。

明清檔案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記者:為什麼說明清檔案是中華民族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遺產?

胡旺林:檔案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直接記錄,是兼有歷史憑証價值和信息參考價值的特殊文化資源。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史中,檔案一直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由於各種原因,明清以前歷朝中央政府的檔案絕大多數已經消失,流傳下來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片紙隻字。就此而言,明清檔案是我國現存數量最大也是最為系統完整的古代王朝檔案。在20世紀初,久存皇宮的明清檔案一向社會公開,即與殷墟甲骨文、敦煌寫經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三大發現,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明清檔案現今存世1000多萬件,上起明朝洪武年間,止於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時期,跨越500多年,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明清檔案既是古代原始文獻,又是國家珍貴文物,具有權威性、系統性和唯一性。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明清檔案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被譽為“歷史真跡,東方瑰寶”。

記者:明清檔案都蘊藏著哪些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胡旺林:作為明清兩朝中央政府在內政外交中形成的原始記錄,明清檔案蘊藏著廣泛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裡隻能舉其要者略作披陳。

首先,明清檔案集中體現了中華傳統政治文化。大量檔案突出証實了這樣幾點:一是國家大一統的理念。清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在東北和新疆採取軍府屯兵制,在蒙古地區以盟旗制度實行自治管理,在西藏地區派駐藏大臣進行監管,其邊疆民族政策很有借鑒意義,體現了國家大一統的理念。二是中央集權下的行省制度。明清兩朝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下的行政管理制度,通過省、府、州、縣的行政管理系統,進行有效的國家治理,形成了基本的行政區劃格局。三是官員選拔考核制度。通過嚴密的科舉考試在全國范圍定期選拔官員,以保証官員的素質和相對的公平性,而且對各級官員按照一定的標准定期考核。

其次,明清檔案真實記錄了明清兩朝的社會文化。在社會生產方面,古代中國強調農為邦本,清代各省官員須按時奏報農作物長勢、夏秋收成、糧價漲落等情況﹔清代的食鹽產銷、銅礦開採、官窯瓷器等重要手工行業,朝廷均設專門機構派員管理,將生產活動隨時上報﹔清宮檔案還記錄了雲錦、玉雕等大量傳統工藝,保存了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在自然環境方面,清代檔案對水旱和地質災害的詳細記載,不僅是反映環境變遷的珍貴史料,而且為今天的三峽樞紐、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借鑒參考﹔有清一代各地所得雨雪情況的定期奏報,形成了十分完整的氣象氣候資料,對現今制定區域發展規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依據。

再次,明清檔案保存了大量少數民族文化。清朝確定滿文為官方文字,現存200多萬件滿文檔案,內容大都涉及邊疆與民族問題,有待深入挖掘整理。蒙文檔案留存下來5萬多件,記錄了十分豐富的蒙古族的社會文化信息。清朝皇帝崇奉藏傳佛教,使西藏與中央政府及內地的關系更加緊密,檔案記載了大量藏族宗教儀規和生活習俗方面的信息。其他如東北、西北、西南地區各少數民族的社會變遷、生產生活與民族習俗等情形,在明清檔案中都有詳細記載。明清檔案是一座少數民族文化寶庫。

(責編:方蕊娟、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