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系列報告會——

我國環境保護形勢與對策

2013年07月11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問: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環保工作有哪些新部署新要求?

答: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這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昭示著要從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高度來認識和解決我國環境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深入,生態文明建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4月初,在海南考察時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5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再也不能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突出位置,對那些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后果的人,必須終身追究其責任。

李克強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提出,要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大的作為,治理霧霾等長期積累形成的環境問題,不能以犧牲環境來換取人民並不滿意的增長﹔6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通過《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指出要把調整優化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和保護生態環境結合起來,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

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全國兩會精神和中央最新部署,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指向,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以PM2.5防控為重點來深化大氣污染防治,以確保飲用水安全保障為重點來強化流域和地下水水污染防治,以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來深入推進村鎮環境連片整治,勇擔生態文明建設的引領者、推動者和實踐者。

問:落實這些新部署新要求,我國環保工作需要著重把握好哪些方面?

答: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新部署新要求,我們將在突破難點、抓住重點、創造亮點、應對熱點上狠下功夫。

第一,突破難點,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這是用生態文明理念指導環境保護的最新認識。面對日益趨緊的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必須堅持保護優先方針,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積極探索環保新道路。

第二,抓住重點,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提高環境准入門檻,在從嚴遏制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建設上發揮積極作用。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優先解決PM2.5、飲用水、土壤、重金屬、化學品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第三,創造亮點,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認真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和《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著力抓好火電廠、鋼鐵廠、水泥廠、造紙廠、城鎮污水處理廠、畜禽養殖場和機動車減排措施落實,確保重點項目按期保質建成投運。

第四,應對熱點,進一步加強大氣、水和農村污染防治。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人民群眾的迫切願望。集中力量抓好大氣、水、農村污染防治工作,以環境質量改善的實際成效讓人民群眾看到希望。

問:您一直強調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請問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

答: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保護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脫離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 

我國已經到了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新階段。環境保護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具有先導、提質、倒逼等綜合作用,可以促進經濟持續發展。要以環境容量優化區域布局,以環境監管優化經濟結構,以環境成本優化增長方式,以環境標准優化產業升級。通過發揮環境影響評價“控制閥”、節能減排“緊箍咒”、環境標准“催化劑”等作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

問:應對和解決嚴重的環境問題,需要用新的視野、新的思路、新的實踐,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路,請介紹下這方面情況?

答:西方發達國家曾走過的“先污染后治理、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老路,在我國走不通,也走不起。我國一些地方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割裂開來,甚至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付出過大的生態環境代價。教訓告誡我們,千萬不能走老路,必須積極探索環保新路。

探索環保新路要遵循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基本要求。以最小的資源環境代價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社會發展,使經濟社會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損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多贏。

探索環保新路的著力點是加快推進環境管理戰略轉型。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導向,加快構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生態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體系、健全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政策和科技標准體系、完備的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體系、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

問:PM2.5污染是當前環保工作的熱點之一。國務院常務會議已審議通過《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了十條35項具體措施。我重點介紹六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壓縮過剩產能。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增產能,鋼鐵、電解鋁、焦炭等行業新改擴建項目實行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提前一年完成21個重點行業“十二五”淘汰任務。壓縮過剩產能,認真清理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違規在建項目。

二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增加天然氣、煤制甲烷、煤層氣供應,發展核電、水電、風能和生物質能,提高清潔能源比重。強化能源消費總量控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及山東省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耗煤建設項目實行煤炭減量替代。

三是嚴格治理機動車污染,提升燃油品質。實施機動車國五標准,加快淘汰黃標車。加快車用燃油低硫化步伐,實行優質優價。實施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戰略,加強步行、自行交通系統建設。

四是強化綜合治理,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採取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除塵、工業鍋爐窯爐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揚塵環境管理、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北方採暖季節污染控制等綜合措施。

五是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盡快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及時發布監測預警信息。抓緊制定和完善應急預案。根據預警等級,採取重污染企業限產限排停產、停止建筑施工土方作業、機動車限行等應對措施。

六是加強組織領導,切實落實保障措施。建立區域協調機制。充分運用價格稅收杠杆,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引導社會資金治理大氣污染。加快修改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明確政府社會企業職責,構建全民行動的大格局。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11日 08 版)

上一頁
(責編:楊麗娜、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