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需要什麼樣的名師
許多學生告訴本刊記者,他們心目中的名師應該是這樣的:一心一意教書育人,不搞“滿堂灌”,能把難點講得淺顯易懂,作業留得少而精;不偏三向四,激勵每一位學生進步,師德良好。
可是,在當今一窩蜂地急功近利打造“名校”的大環境之下,這樣的名師和由這樣的名師支撐的名校並不多見。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豐華中學是一所“差生”雲集的民辦學校,生均中考成績卻連年排名全市第一。這樣的名校又是怎樣“煉成的”呢?
原本在豐鎮市(烏蘭察布市的一個縣級市)教育局擔任副局長的任潤和與多年從事教研工作的閻清隆,因無法撬動公辦教育“填鴨式”教學法,於2004年辭職創辦了這所“自己說了算”的學校,以推行真正的素質教育。第一年,全校招收了92名學生,同時從當地的集寧師范學院招聘了20名應屆畢業生來當老師。
盡管教師是清一色的“新手”,學生入學測試成績均在60分以下,但學校規定學生放學后不許背書包回家做作業,且校長天天在校門口檢查。學校鼓勵學生回家學做家務、玩好、休息好。
“這些孩子基本上是被公辦學校‘放棄’了的‘差生’,家長將他們送到我們這裡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孩子們的思想包袱很重,關鍵是要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和自信心。”任潤和說,為此,學校首先培訓教師,要求他們注重與學生談心,引導學生立志;授課不准“填鴨”“表演”,而要讓孩子們有一個思考的過程。逐漸地,學校形成了“強心教育”、“養成教育”、“逼思教育”等一整套教育方法,以及“變擦錯為勾錯”、“作業與練習同本”等系列教學“小竅門”。
本來,學校承諾:一個學年后,如果學生成績提高了、家長還想讓孩子繼續來上學,再交1000元的學費。可第一個學期期末統考,豐華中學生均分數位居全市第一,家長們紛紛提前交了學費。此后,學生數量猛增,如今在校生達1000多人。
“你不服氣不行,公辦學校老師認為‘沒救’的孩子,在這裡培養了3年不僅能考上重點高中,有的還上了清華大學。”豐鎮市民李彥豐說。
豐華中學2007年第一屆學生畢業至今,在全市統考和中考中,生均成績已連續6年在烏蘭察布市68所中學中排名第一。特別是這裡的學生因普遍“會學習”、“素質高”而廣受一些高中名校歡迎。在社會各界的呼聲中,豐華中學去年擴辦的豐華小學,在校生也已達1000多人。
一些公辦學校的“名師”希望前來任教,卻遭到豐華中學的拒絕。“他們來這裡根本‘拉不開栓’。”任潤和說,“老師要有良好的師德,打心底裡喜歡學生,有能力讓孩子快樂、自覺地學習才行。”(記者 賈立君 張麗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