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問:公務員該如何招?
“一鍋端的考試方式,選不出合適的公務員”
關鍵詞 能力
2007年,深圳市開始試點聘任制公務員,6年時間,甚至已有超過3000名“聘任制”公務員。2013年6月,北京市公開招聘6名聘任制公務員,除嚴格的招聘要求外,年薪不低於20萬的承諾,讓人頗感意外。
“聘任制”的背后是一系列問題,“聘任制”只是在解決編制問題?“聘任制”會不會成為新一代“臨時工”?
最關鍵的則是,委任了那麼多,難道不好使?
葉青:
我對公務員招考的建議是,應該對一部分公務員的專業有所限定,參考一下“定向招生”的規則。現在的公務員考試沒有專業的區分,但實際工作中,需要許多專業的知識。
比如我們統計局,需要你學過統計,但現實中筆試通過三個人,全是學中文、政法的,對數學一竅不通,招進來也不能用,這怎麼行?
所以說一鍋端的考試方式,並不能選出合適的公務員,我們的篩選制度應該保証專業人員可以進入公務員招考,而不僅僅是考試好的學生能夠進入。尤其是專業性比較強的崗位,應該有定向優先規則,隻要他學過統計,公務員筆試差一些,也應該錄取。
竹立家: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管理職能的要求,公務員人數未來還會呈增長趨勢。但這不是公務員數量的問題,而是組織結構的問題。
從現在看,公務員劃圈子、走路子、看面子,部分一把手胡作非為、貪污腐化,招進來的公務員未必有本事,有能力的人未必能進入公務員系統,這已經成為眾人皆知的事實,對我們的公務員系統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尤其是錢本位、官本位的思想,長期沒有得到改善。對於普通公務員來說,沒有什麼好的職業預期,反而是送煙喝酒這一套。如果這種局面得不到改善,討論公務員如何選,有多少公務員才合適,都沒有什麼意義。所謂聘任制,我擔心會成為新的貪腐渠道。
圍觀
每人挂鉤
一個食品企業?
文匠先生:據統計,2011年底和2012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分別是702.1萬人和708.9萬人。2012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比4年前的2008年增加了49.2萬人。網上大家都在罵公務員,而私下裡,大家都擠破腦袋想考公務員。對一些人而言,罵公務員並不意味著真的討厭公務員,而是因為自己的屁股沒能擠上那把椅子,產生羨慕嫉妒恨。
陳先奎:我國公務員是多是少,不僅是一個統計數據問題,它會嚴重影響人們關於行政體制改革的思考與判斷,會影響黨和政府對行政體制改革的政策抉擇與具體設計。正是在這樣一個統計數據問題上,這種數據恰恰不夠嚴謹。
古堡劍影:如果中國隻有700多萬公務員,還真不多。但是這裡面包括了警察嗎?包括了大中小學的教師嗎?包括了軍隊和武警的軍官和士官嗎?包括了國家財政支出的事業單位中按公務員待遇的員工嗎?可是其他國家把這些人的絕大多數都計為公務員。
甬上津門客:老百姓供養的公務員有700萬人,假設這些人每個人都挂鉤一個食品企業,一個加工點……出了事情施行連坐,那我們這些主人是不是就不會為了食品安全擔心了呢?
(主筆:吳楠)
|